小学三年级语文错别字现象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王丽丽
[导读]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最主要还是围绕认字识词开展,且能否形成良好的语文知识基础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乃至生活都有着重要影响。由此可见,字词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的重要性。

王丽丽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泸沽小学校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最主要还是围绕认字识词开展,且能否形成良好的语文知识基础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乃至生活都有着重要影响。由此可见,字词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的重要性。要知道,错别字会容易造成语句表达上的错误,也会影响他人对自身表达的理解。但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不少学生都会在作业中出现错别字的情况。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错别字的纠正。接下来将从小学生错别字现状入手,分析如何通过日常教学纠正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错别字现象。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错别字现象;对策
           从多年教学经验中发现,错别字实际上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必然会出现的情况之一。而错别字的糟糕之处就在于非常影响学生在语句和作文上的表达,还会影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要注重学生错别字的纠正。接下来就如何纠正小学三年级学生错别字现象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述。
           一、小学三年级语文错别字产生的现象分析
          1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结构复杂多变
          从大多数学生的错别字现象总结分析可以得出,小学生因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容易对形态相似的错别字产生错误认知。要知道小学生刚刚接触汉字,辨别能力也正处于发展阶段,所以非常容易受到形态相似字词的干扰,从而出现错别字滥用的情况。
          2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
          众所周知,人对于某件事物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更何况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能够完全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因而对于文字的识别缺乏细致性,也不会仔细辨别字词之间的不同,因而缺乏对汉字拼写的正确认识。
          3汉字的课堂教学过于死板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师过分注重自身教学目标的完成,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汉字观察和识别能力,也不组织相关的练字活动,而学生,主要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获取汉字的认识,所以,缺乏文字的感知能力,因而,使得小学生容易出现错别字的情况。



          二、小学三年级语文错别字现象的解决方法
          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和写字练字的习惯
          1.1独立识字
          作为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师,首先要引导和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当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或者生词的时候可以通过自行翻阅字典查得,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和能力。汉语词典的存在肯定是有它独特的意义和作用的作为辅助学生认字识词的重要工具,教师则要引导充分认识《中华词典》、《新华字典》等的重要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小学三四年级的教学中要使得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和词典,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1.2写字练字
          此外,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写字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虽然小学语文并不要求考核偏旁、笔画以及写字顺序等,但却要求学生应该掌握好笔画、写字顺序以及偏旁部首等。只有掌握以上写字必须具备基本知识,才能够更好地识字、写字。
         2教会学生追根溯源,了解汉字本义
         众所周知,汉字的历史悠久且博大精深。大部分汉字其实都是表意文字,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解释字词的表面意思去引导学生领悟和体会当中的奥秘。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于相关汉字的印象,还能够充分体会到汉字的魅力,了解当中的含义,进而对我国 ,传统文化产生崇拜之情。举个例子,“再接再厉”中的“厉”,学生很容易就写成了“励”,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查阅汉语词典了解“厉”最开始实际上是磨刀石的意思,其引申含义为努力、奋勉。通过上述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汉字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
          3与汉语本身的文字特点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
         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边辨析形态相近的汉字。小学生对于汉语文字的积累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而不断增加,但如果不注重对学生加以引导和教学的话,则会容易导致他们对形态相近的字词产生错误认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先对形态相近的字词进行归纳和整理,而后通过专题教学来加深学生对于这些字词的认知和分辨,从而消除小学生错别字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汉字背后的含义,进行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辨别能力。以“干”和“于”为例,教师在教学这两个字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在形态上的差别再给学生具体讲解这两个字背后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辨别这两个字的不同,避免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出现错别字现象。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还是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认字习惯和书写习惯为主。但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还是有不少小学生容易出现错别字现象。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容分析小学生出现错别字的情况,而后根据小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来减少小学生出现错别字的概率,培养小学生的汉字分辨能力和感知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金艳.浅谈小学三年级语文错别字有效教学策略[J].读写算(教师版),2015(29):156.
[2]成美丽.浅谈小学语文错别字教学现状及提升对策[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7(8):45-46.
[3]张改娟.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错别字现象的思考[J].课文语文(教研版),2015(1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