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作文诗意化写作方法指导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卫香香
[导读] 当前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虽然倡导多文体写作,不过最常见的文体是记叙文和议论文,这两种文体联系紧密、相互交差,十分考验学生的写作能力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 卫香香

摘要:当前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虽然倡导多文体写作,不过最常见的文体是记叙文和议论文,这两种文体联系紧密、相互交差,十分考验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从学生的写作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写作内容空洞、结构混乱、语言贫乏这三大写作问题,而所有问题的根源则是写作素材欠缺。本文便从写作素材入手,提出高中生作文改进的一条途径——诗意化写作,进而对结构和语言提出建议。
关键词:写作内容与生活的同与不同、以史为鉴、诗意化写作
             我必须要指出的是,高中生的写作问题,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中不容忽略的一个问题。虽然高中语文试卷有各种题型,但唯有写作问题才是一个综合问题——包含了阅读、语言组织、思维运作这些语文学习能力,因此写作是所有语文学习内容的落脚点。
             然而,目前语文教学对写作问题的投入并不令人满意,这不仅包括专门的写作课时偏少,更包含了学生对写作问题的抗拒态度,特别是后者尤为令人痛心——为何经历了小学、初中九年语文学习的学生到了高中之后,写出来的作文仍然缺乏语文特性,大白话淋漓满纸。
             这个问题自然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不过从学情来看,如果能在以下三个方面多加努力,那么学生的写作也会有一定起色。
             一、既然“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那么需要明确的,便是写作内容与生活的同与不同。
             写作内容与生活的同:这里的同并非将日常生活原番不动地搬到写作之中,而是将生活的细腻之处代入写作之中。生活中很多事情是讲究细节的,比如学习,特别是解题的过程,这是许多学生写作的常见内容,但很少有学生能将解题过程写详细。他们其实并不明白这道题的原理为何,仅仅在铺排字数,但这也是脱离生活的,因此要做到写作内容来源于生活,就必须对生活进行仔细的观察。
              写作内容与生活的不同:这里的不同并非指虚构,而是指对生活的艺术加工。我经常给学生说,如果你只将一件事情客观地写出来,这仅是一篇新闻报道;如果你只对一处景致进行简单描绘,这就会变成一篇说明文。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写事还是写景,你都缺少了一种评价或感情,而这种评价和感情正是作文内容区别于日常生活的地方也是属于语文作文的特殊性。
              二、如果日常生活缺乏趣味,那么需从古代生活中汲取养料。
              虽然老话说“文史不分家”,学习语文自然会涉及历史,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目前的语文学习中普遍存在着“文史分家”的现象。如果语文学习应该深入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的情感,那么历史学习就应该深入学生的思想,培养他们理解问题的方法。但是现实令人颇感无奈,偌大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就像是别国的事,自己知之甚少还颇觉得意,这样的态度既可悲又可怜。
            正是有了这种现象,导致学生的作文常常停留在眼前这一点上,学生的作文视野十分狭窄,不会从历史的角度对今天的事情进行评价,作文语言更是缺乏文采,甚少精彩的词汇、恰当的修辞与中肯的成语。


因为古今历史在学生这里没有形成联系,因此学生的理解能力很弱。不过,通过上历史课来积累历史素材显然不是唯一做法,因为现在的历史教材多为专题论述,不太适合历史知识特别欠缺的学生,因此只有认真阅读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这些专业历史书籍,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补回丧失的历史知识。
             因此,作为一个成年人,特别是教师,不能再以不关心社会为荣了,而应该睁开眼睛看世界,这样才能更好地活跃教学,真正承担起培养人才的责任。
              虽然我已经谈到了三点写作方法,但对于“诗意化写作”中的“诗意”并未做明确说明,这是非常值得研究一番的。(以下以记叙文为例)
              谈到“诗意”,多数人将它理解成写作中文采斐然的语句,这确实是其中之一,但这只是其中的浅层次意义。
              诗歌具有隐喻性,即言在此意在彼,因而成熟的诗意化语言也具有隐喻性。生动有趣或绮丽多姿的语言的确是诗意化的具体表现,不过合理的文章结构,有机联系的段落、话语更是诗意化的重要支撑。
           目前,许多学生在写记叙文之前,头脑中对将写之事往往缺乏一个明晰的布局,自然地,行文过程信马由缰。事件本身没有特别意义,段落之间缺乏联系,语句也不通顺,不会使用关联词。在这里,有一部分学生的作文还存在着消极的思想,可见从选材上,作文内容已不可取了。
           说到选材,这也触及了很多学生的写作困难之一——不知道写什么,选择范围狭窄的原因除了学生积累偏少外还与他们现在复杂的价值观有一定联系。
              很多学生写事情,第一选择常是家事,多数与父母有关,但他们在其中的角色,只是一个被父母照顾的小孩仅仅写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很少写自己对父母的关心,于是我不禁想问一句,你们何时才能成长?第二选择是学校的事,其中的故事更加平淡,不是同学帮自己,就是自己和同学有了矛盾后来又化解。其实写这些故事也有一定意义,然而他们的叙事过于简单粗糙,让读者很难感受到其中的友谊,在外人看来,这个帮助过他们的同学只是一个路人,他们未必对自己的同学真心相待。还有一部分学生写了师生之间的事,但很可惜,老师对学生的教导很少被学生写出来,更多的是老师太严厉,学生想方设法和老师斗智斗勇这些令人感到心寒的事,价值观发生错乱,自然与好作文无缘了。
          小学老师常说,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这虽然是十分普通的常识,但现在的高中生还是很难全盘考虑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常离不开初中,地点离不开家里或学校,人物缺乏具体性,原因基本没有,经过大而化之,结果轻描淡写,自己从这件事中没有得到启示,这些都是学生需要改进的方面。
           因此,要做到诗意化写作,首先要选择有意义、有深度的内容(前文已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其次在行文之前应确定文章明晰的布局(把握记叙文六要素),再次,行文过程中应有意使用恰当的修辞与合适的关联词,使段落之间、语句之间产生有机联系,最后从整体上对文章的意义加以明确,使文章感动自己、感动他人。
作者简介:卫香香,女,1988年12月生,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现为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高二语文教师,爱好读书、写作及学术研究。
通迅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圣地路延安大学雅苑小区 邮编:7160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