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怕热依达西·贾合甫
[导读] 新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取得长足进步,新课程改革也得以深入推广,微课,应运而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微课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和课程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优势显著。本文针对微课的应用价值及应用策略进行深入探究,以期实现更高效的教学模式。

怕热依达西·贾合甫   乌鲁木齐县乌拉泊正大希望中学  830038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取得长足进步,新课程改革也得以深入推广,微课,应运而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微课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和课程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优势显著。本文针对微课的应用价值及应用策略进行深入探究,以期实现更高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微课;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84-01

        引言:小学时期,学生认知能力较弱,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也相对简单,更多的是希望对小学生道德素养实现启蒙的作用,培养其产生社会责任感和激发爱国品质。现阶段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仍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教师优化教学方法,合理使用微课等信息化手段,提升课堂效率,提升学生参与度。
        一、教学现状
        新课改背景下,德育、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等成为新名词,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再是单一的分数成绩,而是要真正践行“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促进学生实现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程也得以打破常规,引入了很多新兴的教学手法,使课堂氛围有所改善。但是,整体的课堂授课模式还是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仍然强调“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课堂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课堂内容不够丰富,课上记忆也不够深刻,对于很多知识仍停留在短时记忆的阶段,不能及时有效的转化为长期记忆。
        二、微课概念及应用价值
        (一)微课概念
        微课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以视频为载体,对课程内容进行针对性展开的新的教学模式。作为新型的教学资源,微课优势明显:一是高效利用资源,充分共享资源。二是时间较短且内容精炼,教学主题突出,知识点针对性强。一般完整的微课视频耗时仅为5-10分钟左右,可以在课堂初始利用影音效果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明扼要的介绍课堂主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刻板枯燥,是新课程背景下较为高效实用的教学模式。
        (二)微课应用价值
        1.吸引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前面提到微课优势之一就是生动、直观的视频形象,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参与度,为高效课堂打下基础。同时微课也可以应用到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的微课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丰富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内容专业性强,文字理论枯燥,很多时候甚至晦涩难懂。对于小学生而言,很难全程保持注意力集中,教学质量不高。


而微课的引入,最直观的就是实现影音一体化,视频构建情境,直接把文章中的精神内涵予以转化。微课中,图片生动形象、解说简单易懂,高度实现对真实情境的还原,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微课作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辅助手段之一,使教学素材丰富化,教学手段多元化,整体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微课应用的具体策略
        (一)利用微课增强情感体验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堂中,想要小学生将生涩的法律条文和道德知识由短期记忆深化为长期记忆,就必须增强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触发小学生真情实感,加深课堂印象,引发小学生共鸣,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对接。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最终目的也是希冀小学生能将其应用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微课的内容,方便小学生理解,更易小学生接受,实现内心情感的激发。教师结合本堂课程的教学目标,选取生活化主题设计微课,使其内容生动,语言简洁,主题突出,情感充沛。例如: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选举产生班委会》一课,教师可以制作关于民主选举真实案例的微课,学生通过微课视频了解选举的程序,明确民主选举的规则。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还原选举现场,进行一场本班级的班委会选举模拟,模拟过程中,学生进行充分思考、讨论、投票等,通过切身体验实现情感共鸣,增强对本节课程知识点的深度记忆。
        (二)利用微课引导自主学习
        微课应用广泛,课前预习、课中深化、课后复习都可以引入微课,通过合理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且能够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微课设计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包括问答型、讨论型、实验型、练习型等等。问答型微课可以充分运用在课前,创造相关情境,提出具体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前预习的针对性。等到教师在下堂课进行讲解时,学生可以针对自己没有完全理解的部分进行提问,做到重点听讲。而练习型的微课可以实现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复习以及巩固。比起试卷的形式,微课内容清晰,方便快捷,还可以融入对知识点的案例分析,学生形成长期记忆后也能节省后续再次复习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实现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三)利用微课进行实践探究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小学生德育活动的知识启蒙,还可以利用微课融入实践,提升实际践行的能力。在班级进行德育活动的法庭模拟、辩论会、情景剧表演等实践环节中,微课也可以发挥方案说明及素材引导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更方便的融入角色,了解活动背景相关知识,增加知识拓展量,实现个人能力提升。实践活动中应用的理论知识、规则要求、践行方法等都可以通过微课进行展示,包括活动中的花絮,活动后的总结也可以作为趣味性亮点融入微课,加深学生情感体验,提升集体意识,增强班级荣誉感。
        四、结语
        微课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教师的创作热情,也提升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实现师生之间双向互动,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氛围积极活跃,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显著增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对微课的应用进行更深入、更广泛、更有效的探索,甚至可以引导学生作为创作者进行参与,共同设计微课内容,制作微课视频,实现学生理论结合实践能力的深化,培养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林洁.微课对道德与法治教与学的辅助作用[J].课程 教育研究,2018(15):151-152.
[2]王佳.略论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9(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