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游戏化教学实施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1期   作者:王源
[导读] 对小学数学传统的教学形式进行改革,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从小培养有素质、有思维的人才。随机抽取我校一年级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一个班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为对照组。实验组学生教学以游戏化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进行,对照组沿用教材传统章节内容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组的期末考试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程度、作业完成率、解题的思维方式、动手

王源   景洪市第二小学  云南  景洪  666100
【摘要】对小学数学传统的教学形式进行改革,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从小培养有素质、有思维的人才。随机抽取我校一年级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一个班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为对照组。实验组学生教学以游戏化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进行,对照组沿用教材传统章节内容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组的期末考试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程度、作业完成率、解题的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班集体凝聚力方面也评价优异。课堂游戏化课程教学改革,使小学数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应进一步实施和深化游戏化设计和实施策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1-019-02

        在新的教育环境发展下,各级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快乐教学,小学生又处在一个爱玩游戏的年龄阶段,把游戏化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中,而游戏化教学法的应用,让学生真正在快乐中学习,这也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游戏化教学法主要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讲授知识点,将快乐学习与情境教学相融合,最终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目的[1]。小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打好基础,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数学学习的思维,对今后更高阶段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均是普通小学生,正常录取入学,共计120人,其中男生66人,女生54人。以教学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1人,年龄在7-8岁,男女比例为31:29,对照组60人,男女比例为34:26,年龄在6-8岁,两组学生年龄、性别、民族等一般资料的无差异。
        2研究方法
        2.1对照组
        学生按照传统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安排通过视频学习、演示、多媒体、数学教具进行教学,
        课后相关的习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巩固已学的知识,学习新知识,期末完成考试。这样的学习模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自我思考,过度依赖教师,弱化了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在课后也没有及时地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也不够牢靠。传统的枯燥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即使课堂上教师讲的很认真,如若学生积极性不高也很难提升教学效果[2]。
        2.2实验组
        2.2.1深入研究教材,优化设计游戏化教学过程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主要包括数的认识、基本加减法的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分类,根据教材的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课前要求学生预习上课的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用具;课中配合教学活动,课后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游戏化教学法融入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游戏设计,比如关于数的认识,选取男生和女生写好不同的数字,粘贴于身上,其余同学辨认,并学会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排列方法。比如加减法内容教学,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情境,通过老鹰将小鸡捉走,体会减法的知识[3]。采用比赛游戏形式,激励学生参与比赛,以此开展数学教学提升教学效果。课中将学生分成几个组进行比赛,出10道题目,看哪个组第一时间计算正确获胜,以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给予一定的赞扬和小小的物质奖励。
        2.2.2结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学生特点,进行游戏化教学实践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思维/个性、习惯等培养的黄金时期,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4]。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的思维模式,选择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式,进行游戏化教学实践。小学生正处于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的年纪,教师课堂上利用实物进行直观教学,能更好帮助认识直观形象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个过程更加清晰深刻地展示了形象的数学图形,使学生能进行基本图形辨认,并教会学生动手参与制作教学模型,不仅教会数学知识,更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2.3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师生共同参与游戏化学习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同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参与的主体。不同的是,在游戏中,教师不仅是组织者、设计者、引导者,也是参与者[5]。小学生对于游戏的兴趣往往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可作为游戏的发挥者、再创造者。游戏时,教师亲自参与其中,与学生一同设计、研究和思考、进行游戏,把学习和游戏融为一体,这有利于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设计的开始阶段,教师可全程设计教学中的游戏,随着教学次数增多后,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老师可由设计者变成指导者和参与者,充分发挥小学生游戏方面的天分。
        2.2.4 把游戏化设计纳入学生成绩考核
        教师经过总结发现,不能对所有学生采用一种教学手段和相同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变成学习机器,被动的接收知识,没有自我和个性[6]。学生在参与课堂游戏设计的过程中,既是学习积极性的体现,也是对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结合,真正的把学习生活化、游戏化。在期末考核学生成绩时,应结合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不是仅以卷面成绩作为参考依据,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
        3结果
        分组教学实施实验组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教师总评高于对照组(见表1),实验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程度、作业完成率、解题的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班集体凝聚力方面的表现和任课教师的评价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



        表1 两组学生数学成绩评价的比较(n=60,`x ± s)
        组别 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 教师总评
        对照组 90.72±6.92 90.82±9.28 90.50±10.39
        实验组 91.15±5.70 91.42±7.42 92.60±5.26
        4讨论
        4.1游戏化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促使数学教学有质的提高
        游戏化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通过积极的准备、开展教学,实验组学生数学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学生。实验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程度、作业完成率、解题的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班集体凝聚力方面有质的提高,班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教学也相得益彰。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充分挖掘游戏化教学法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形成与养成的作用,并加以实施,那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效率[7]。
        4.2小学课堂游戏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游戏化教学实施于教学工作毕竟是处于实验阶段,缺少专业人士的指导,教师自己摸索进行教学设计,对游戏课堂氛围控制方面学生往往沉浸于游戏中,很难回归到课本。他们可能就会不受老师控制,那么课堂就不会是老师想的那样了,还可能会起不到想要提高课堂的效率的目的,反而会使课堂效率降低[8]。
        小学处于6-8岁的年龄段,他们正处于爱玩、好动的时候,对外界实物认识不足,实际课堂教学中,缺少教学用具和设备的支持,需要学校和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们熟知的过家家游戏引入课堂,并为学生们创建一个极具生活化特点的商场情境[9]。小学生没有实际的生活经验,对人民币面值的大小和实际的购买力是不明确的,脱离实际生活的教学,使游戏教学发展成为无意义的教学,进而弱化了游戏化教学的作用。
        4.3小学课堂游戏化教学在数学课堂的改进策略
        游戏化课堂设计应用于数学教学应更专业化、实际化。通过少数班级的实验成功经验,在学校教研组推广,形成专门的教学研究,不断收集优秀的设计案例,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形成系统的教学设计案例,并推广使用。面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为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游戏进行实践活动的训练,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数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优化学生的思维发展[10]。专业的教学团队合作进行游戏化教学设计,从而推动游戏化教学设计的完善,使用多种游戏进行教学。
        在游戏化教学中与情景教学方法相结合,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数学内容时,我们可以为学生开创“小鬼当家体验店”,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铅笔、面包、作业本等道具,并为学生在物品下方标明价钱,如5角、2.6元、0.8元等,使学生在购物体验的过程得到小数这一数学知识的认识结合实际的生活经验[10]。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将游戏与情境教学相融合,让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具体、生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
        实际课堂教学课堂中,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尽量做到具体化。把课前预习、引入新课、新课学习、游戏设计、习题训练的时间细化到具体的时间,每一部分时间安排完成后进入下一步的课程学习。这样教师能对学生的课堂有很好的把握,学生不会过度沉浸于游戏,能很好的回归到教材的知识点,达到教学和游戏化设计的平衡,提高游戏化课堂教学的效率。
        5小结
        游戏化教学课堂的实践,我们能够看到游戏化设计带来的教学效果的改进,而且对于小学生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小学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是有着关键性意义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游戏教学法,顺应当前教育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尝试,发挥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使其效果最大化。
在进行游戏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找好游戏的切入点,控制好课堂氛围,并积极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求可以更好地将游戏教学法融入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之中[12],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设计思路不断改进,学生能更好地学习,使师生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也让游戏化课堂更多的应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何树英.略谈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05):103.
[2]周群艳.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运用策略探究[J].数学.信息,2020(15).
[3]曹 智.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学研究,2018(09).
[4]许 璐.游戏教学法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思维培养策略探究[J].教育论坛,2020(14):163.
[5]石艳秋.小学数学课堂中游戏教学法的引入[J].新课程,2020(08):90.
[6]谢瑾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法的运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4).
[7]何树英.略谈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05):103.
[8]杨洪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法的运用[J].数学.信息,2020(19):172.
[9]张长雷.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20(68):96.
[10]许 璐.游戏教学法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思维培养策略探究[J].教育论坛,2020(14):176.
[11]许 璐.游戏教学法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思维培养策略探究[J].教育论坛,2020(14):176.
[12]杨洪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法的运用[J].数学.信息,2020(19):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