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1期   作者:邱秀娣
[导读] 新课标的实施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侧重于德育教育的渗透,重视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并将德育作为教学的重要载体,加强德育教育的传播与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教育教学提供更有效的参考。
邱秀娣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陂中心小学  364101
【摘要】新课标的实施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侧重于德育教育的渗透,重视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并将德育作为教学的重要载体,加强德育教育的传播与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教育教学提供更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语文;德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1-014-01
        小学语文课堂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播,还要培养与强化学生的语言思维,这是语文学科的思想性,而在这个过程中巧妙地渗透德育教育,加强学生的道德与思想建设,这对培养正确的三观价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意义
        小学正是学生思维十分活跃的重要阶段,对于课堂充满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需求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不再使用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会抹杀掉学生的个性,也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可以更好地营造语文课堂环境,明确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良好的思维及环境下得到氛围的熏陶,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知识分辨能力,树立正确的三观价值,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标砖,这而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一)挖掘教材当中的德育知识点
        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经过教育部门精心选择的优秀文章,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强化学生的素质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熏陶下获得自己的感悟,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比如,在学习《巨人的花园》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从引导学生从教材当中挖掘德育教育的内容,之后组织开展一个有趣的情景剧表演活动。这样做,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动,可以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刻地理解,并对文章内容进行畅谈,为课堂增加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个情景剧表演中,学生可以在行动与心理上都有变化,让学生对这其中的道理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组织与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提升语文知识的运用效果
        德育是一门生活性的教育,德育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能够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当中对事物做好正确的判断与选择。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地凸显出德育教育的价值,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到一起,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这样做,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的内容,将文章内容分析透彻,将其中的德育内容进行深刻地感悟,并能够将其直接地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真正地实现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任务目标。
        比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体会在当时情景下五位壮士英勇无畏的品格,之后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情景表演,将狼牙山五壮士英勇壮举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对于文章内容才能进行深入的理解,体会作者笔下壮士们发愤图强,积极向上的品格,并能够将这些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应用多媒体视频,强化学生的道德素养建设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道德素养建设,都是从课本教材入手的,虽然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必定具有局限性,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丰富程度都不够,也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丰富与创新,可以采取多媒体等视频性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重点在于强化学生的道德素养建设。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可以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对学生的各项感官系统进行刺激,让学生对于先进人物有更加形象地认知与了解,感受先进人物的事迹,让学生有感同深受的体会,使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与人物体会中产生共鸣的思想。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内容,正义感视频等等,在潜移默化当中对学生进行影响,学习先进人物的优良品格,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感动中国相关类的视频,让学生活通过视频理解当代青年人应该做人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其中在2019年的感动中国当中,钟杨是一个大学教授,本来他可以在大学当中过着舒适的生活,但是他却前往青藏高原去收集种子,在他收集的四千多种种子当中,为我国的学术研究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在此期间他需要经常到气候恶劣,偏僻的角落当中收集种子,身体积劳成疾,在途中因为车祸丧失了生命。这个事迹告诉我们,有些人的人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广大社会,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可见,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能够与其中的人物故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能够给人们提供一种精神力量,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突出体现德育教育的作用,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价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于践行社会荣辱观,培养四有公民,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健全学生的发展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芸.论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 2015(55)
[2]孙秀娟.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与实践[J].读书文摘.2016(10)
[3]杨群.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
[4]陈梅芳.浅析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