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张素梅
[导读] 应用题主要是将数字之间的关系通过文字表述等方式展示出来,再让学生进行解答。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五小学  张素梅  233600

摘要:应用题主要是将数字之间的关系通过文字表述等方式展示出来,再让学生进行解答。虽然,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题能力,但是在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应用题解题思路的教学,引导小学生理解读清题目,选择合适的解题思路,从而提高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质量。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解题思路
        前言
        传统的应用题解题教学中,教师采取的主要是题海战术,即主要是让小学生做大量题目进行训练,从而提高数学能力。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但是,不利于小学生思维的发展,还会使得小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不仅要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小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小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能力。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现状
        现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问题主要出现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在教师方面,教师主要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为主,在教学中主要是将各种解题思路和技巧直接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也将会影响到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生的意识中只要自己做的数学题目够多,自己的解题能力就会有所提升,使得小学生具备这种思维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题海战术”影响了小学生的教学质量。小学生但是,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进行思考,不要机械地去套用各种公式和技巧。总之,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主要以机械教学为主,忽视了小学生的解题思维的培养。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的方法策略
        1.注重教学的方式
        教师在解题思路教学中首先要注重教学的方式,创新教学的方法,为学生选择一些合适的教学方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探究式教学方式,相较于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解题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解题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为小学生准备合适的数学题目,让小学生自己去探索解题的方法。教师可以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本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相互讨论去寻找解题的犯法。小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够锻炼到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采取提问式的教学方式,提问式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带领着小学生去探索解题的思路。


教师根据题目的内容,按照解题的思路对小学生进行一步步地提问,让小学生按照教师的提问内容进行思考,提高小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这种题解思路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与小学生一起参与到解题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2.注重解题技巧的教学
        数学应用题中包含较多的解题技巧,教师要将这些技巧传授给小学生,让小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解题速率和准确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解题技巧的教学。首先,教师要引导小学生读懂题目,数学应用题与其他的题目有所不同,应用题的条件都是包含在语言表述中,小学生必须要先读懂题目含义,才能够找出相对应的条件,再进行计算。许多小学生由于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相对较差,无法理解题目的含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情境教学形式让学生将应用题中描述的语言结合具体的情境演绎出来,提高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其次,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教师在应用题解题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小学生对题目多进行思考,去探索每到题目的最佳解法。有的小学生认为只要自己在应用题中得到了正确答案即可,根本不在乎自己所用的方式。但是,无论在以后的学习还是在考试中,时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若是学生不能够提高自己的解题思维,在考场上就会耽误较多的时间,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找到最合适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思维和解题效率。最后,教师还要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若是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计算能力,即使小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也难以解答出数学应用题的答案。而且,当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时在解题过程中机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个解题思维。日常生活是小学生锻炼思维最好的场所和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利用生活场所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能力。
        3.注重小学生解题习惯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具备正确的解题思维。并且,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小学生去积累错题,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会做大量的题目,总会存在各种错题,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引导小学生去将自己做题的题目积累下来,找到自己错误的原因,从而防止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总之,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总结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应付自己以后的数学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与小学生较多的锻炼机会,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要将学生的思维锻炼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为小学生探索出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满足小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还要引导小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习惯。总之,在小学生高年纪阶段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于齐.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方法研究[J]. 信息周刊, 2019, 000(047):P.1-1.
[2]李亚萍. 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的策略[J]. 文渊(高中版), 2019, 000(003):253.
[3]王君.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策略初探[J]. 教育观察(下旬), 2019, 008(004):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