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素养的渗透策略 刘元芬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刘元芬
[导读] 新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开展教学需要突破教学目标的限制,在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同时,更加全面、多样、生动的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使其能够涵盖学生素质培养的不同内容。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内东乡中心小学 刘元芬  615100

摘要:新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开展教学需要突破教学目标的限制,在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同时,更加全面、多样、生动的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使其能够涵盖学生素质培养的不同内容。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实践中,推动文学素养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形成更加健全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不仅是新时期语文教学发展的要求,对学生而言也发挥了重要价值,可以促使学生锻炼多种能力、健康发展。本文对教学实践中的渗透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语文;文学素养;渗透策略;教学方法;
        1.语文学科教学当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升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为了实现语文教学的发展。语文学科教学活动,需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学生道德素质。文化素养是语文学科教学当中的重点内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成为语文学科教学当中的基本内容。语文学科教学活动,应重视学生的文学修养的培养,从而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不断优化。在实际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技巧。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学生的写作是对所学语文知识和个人思想的有效表达方式。体现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功底,是学生有效运用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写作技巧。在语文教学活动当中,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可以让学生具备更强的语言理解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文知识,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奠定基础。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所积累的词汇和句子,写出高质量作文。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通过兴趣培养的方法可以在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关注度,使其面对课堂学习更加的积极、主动。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兴趣培养活动,可以构建鼓励式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不会被较难理解的语文知识所打败,不断在成功或者失败的学习经历中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习自信、积累学习经验,从而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感受到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达到提高其文学素养的教学目标。
        (2)兴趣培养的教学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放在教学课堂或者教学计划的开始,让学生从教师授课一开始就被吸引到教学课堂当中,从而在趣味课堂中培养文学素养。比如,在设计《盘古开天地》的教学计划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当其在黑暗的环境中醒来,是怎样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然后,引出盘古从黑暗混沌中醒来的时候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进而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课文。最后,教师再带领着学生去思考盘古开天地的行为体现了什么、有什么价值,从而让学生在感受到学习与思考的快乐之后,不断积累文学素养。



        3.创设多样化课堂情境
        (1)创设情境的做法。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多样化课堂情境关键点在于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进行有效衔接,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让学生不再依赖课本,却又能够很好地回归课本。最常见的教学做法就是通过背景音乐、多媒体视频、图片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学作品或者文学艺术,进而在文学氛围中培养和提升其文学素养。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不同的情境学习状态,通过组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或者文学活动,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进而在实际情境中得到培养。
        (2)情境创设的教学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草船借箭》为例,教师可以先通过草船借箭的视频短片让学生形成对课文内容的初步认识,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思考草船借箭成功的重要因素。此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的方式,更加深刻的理解文中不同任务的性格特点,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场“四大名著分享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分享其了解的四大名著中的故事或者印象深刻的片段,并通过分析分享、交流,唤起对相关片段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去阅读的积极性,进而在活动中、在书中培养文学素养。
        4.合理引导学生学习思考
        (1)合理引导的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由于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辨别力等都存在一定的限制,对于课文中部分知识点难以想通,就很容易走入语文学习的误区,从而给学生带来挫败感。由此,教师通过在教学当中或者课下的合理引导,就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好的思考方法;并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不断积累知识,提高其文学素养。
        (2)合理引导的教学实践。以小学语文的《七律?长征》为例,诗词一向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培养文学素养的绝佳阵地,只有教师通过合理引导才能避免学生出现“谈诗词色变”的状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合理引导的方式,让有思绪的学生谈谈其理解,从而给予方向上的肯定,并以此带领着学生思考。但如果思考的方向存在差异,也不要急于否定,而是在引导学生自主判断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诗词。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索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素养的渗透策略,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方法,可以在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和合理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思考,与积累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在文学活动和课堂教学当中,得到文化熏陶和文学素养培养,形成其独到的文学见解。
参考文献
[1]赵文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素养的培养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2):191
[2]彭青惠.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素养的渗透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48
[3]郭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素养培养解析[J].文学教育(下),2019(09):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