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曾锦标 涂世勋
[导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川成都西华大学理学院     曾锦标 涂世勋    610039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十分重要,是提高学生物理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关键。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以及提高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相关策略,以期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其身体素质。
关键词:初中物理;逻辑思维;素质教育
        引言:
        物理是自然学科,也是学生从初中开始就需要接触的学科。但是因为物理很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进行一些抽象思维。物理是一门很有逻辑的学科。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推理、判断、分析、认知等过程才能得到预期的结论。相比文科,物理不注重个人情绪,更注重结果的严谨性。当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时思维很难改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得出正确的结论,最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已经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物理学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习惯,从而有效改变学生厌学物理的现象,让学生更加快乐,从而进一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
        一、实验教学,调动学生探究欲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内容很多。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使用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直接将实验内容告知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实验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本质,了解物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分析和探索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学习中形成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比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中为学生设计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在课堂上,为学生准备实验设备:弹簧测力计、多钩码、烧杯和量筒。然后让学生看课本,了解实验步骤。学生完全理解教材内容后,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测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2、测空小桶在空气中的重力
        3、把物体浸没在盛水的溢水杯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
        4、利用F浮=G-F拉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
        5、测出小桶和液体的总重力
        6、用总重力减去空小桶的重力就是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7、测量浮力与排开液体的重力,得出实验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对阿基米德原理有更深的理解。


在学生操作实验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可以在太空中进行吗?课后,学生们收集相关信息并分析这个问题。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比较类似知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要学好物理知识,关键之一是掌握物理基础,理解物理概念。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果不能充分理解教材中的所有概念和知识点,就很难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强调概念,深化一些不易区分的概念,使学生对该领域的知识点有更深的记忆。例如,升华主要是指物体从固态到气态的转变,升华是指物体从气态到固态的转变;液化是指从固体变成液体,汽化是指从液化到汽化的变化。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凝固由液态变为固态。汽化、液化、凝固、升华、升华、熔化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但许多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容易混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这些方法,并根据概念本身及其最终形式向学生进行讲解。在液化的情况下,物质不可避免地会变成液体。这个示例方法更容易让学生记住。
        三、自主设计实验操作
        物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大量的实验来验证物理现象。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物理实验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对于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观看演示操作后自行设计实验步骤,自行完成实验。对于一些复杂的物理实验,教师首先要向学生演示,然后让学生以合作小组的形式完成物理实验。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在讲授电磁学的物理知识时,由于该内容的实验操作非常简单,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知识分解后再独立设计相应的物理实验。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完成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四、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许多学生会形成一种思维方式,难以将一个问题与另一个问题或多个问题联系起来导致学生思维空间有限,无法对问题做出更全面的分析。因此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通过一个问题学会解决更多的问题,在物理学习中灵活运用各种知识。这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也有助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学生也可以将这种思维应用于不同的学科。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媒介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大胆提问,最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五、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对他们的物理学习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一些刚刚接触物理的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才能对后续学习有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他们正确学习物理,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教师还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整个初中物理教学体系的教育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庄玲.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J]. 学周刊, 2019, (27):71.
[2]伍先明.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J]. 科学咨询, 2019, (12):98.
[3]李春羊子.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J]. 魅力中国, 2019, (43):86.
作者简介:
曾锦标(1999-),男,汉,?四川绵阳,本科,研究方向:应用物理学
涂世勋(1999-),男,汉,四川资阳,本科,研究方向:应用物理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