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理念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张挡莉
[导读] 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广大小学教师应逐步提升教学效率,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来优化教学手段。

蓝田县葛牌镇草坪小学  张挡莉 710513

摘要: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广大小学教师应逐步提升教学效率,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来优化教学手段。对此本文将以小学数学教学为出发点,从利用信息设备优化教学手段、结合生活实例丰富教学内容、组织小组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思考培养数学思维四点逐一阐述其教学优化措施,旨在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以教学上的启迪。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理念优化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逐步实施,广大教师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小学阶段的启蒙教育。小学教师也在积极地探索着更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以满足日益提升的教学要求。尤其是小学的数学教学,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一直是优化教学模式的前沿阵地。数学由于学科的特殊性,需要小学生们具有良好的逻辑能力与理解能力,致使让不少学生都望而生畏。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广大数学教师应积极地采取新的教学理念,来优化教学过程。
        一、利用信息设备优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领域,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教学视频动画,就可以有效地优化教学手段,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高效利器。利用视频动画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对于数学的兴趣,还能提升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动画辅助学生们进行逻辑思考,从而使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其中知识原理。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中,教师在教《图形的运动(一)》这一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利用视频动画的方式进行帮助学生们理解图形的不同运动方式。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围绕着图形的不同特征来进行,在以往的教学中,如果没有动画的辅助,那么学生们对于“对称”、“旋转”等概念的理解,就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思考。这样不仅让学生们理解困难,还会使学生们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进入恶性循环。但利用动画的生动、真实的特点,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学生们在动画的演示下,一定能对图形的各种形态有一个真切的了解,从而能更深入地理解图形的各种概念与原理。
        二、结合生活实例丰富教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教学来优化教学手段,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中,学生们逐渐开始接触数学的抽象原理,当然这也是数学的核心,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但抽象思维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实例融入进数学教学中,来帮助学生们理解本来枯燥无趣的数学内容。数学是人类长期在社会实践中总结出的真理,它源自于生活实践,并应用于实践,可见数学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所以教师应积极地掌握学生们的性格特点,把学生们的生活实例运用在教学中,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们的数学理解能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中,教师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们身边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这一抽象概念。下面以情景为例说明: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数这个概念,对于分数我们暂且不说。老师先问问你们,你们过生日的时候,和谁一起过呀?”教师通过生活实例来逐步引导学生们思考。
        “和爸爸妈妈一起过!”,“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学生们积极地回答着。



        “如果你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你的蛋糕是不是也要分给爸爸妈妈吃呀!你把蛋糕切成三分,分别给自己和爸爸妈妈,那么妈妈分得的蛋糕就是整块蛋糕的三分里的一份,所以就是三分之一!同学们三分之一这就是分数!”教师通过用蛋糕做为实例,逐步引导学生们对于分数的理解,使学生们轻松地理解了枯燥的数学理论,从而提升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的学习效率。
        三、组织小组讨论活跃课堂气氛
        利用多媒体和结合生活实例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虽然这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但这都是教师在引导,学生们被动的接受,不能发挥出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彼此交流,互相讨论,使学生们的所学知识在讨论中消化,在交流中巩固。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还能增强学生们的主观参与性,使所有学生们都能参与到讨论的活动中来。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中,教师在教《条形统计图》时,就可以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在小组中,讨论并制作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这节课主要围绕着用条形来统计的内容展开,学习内容不难,但教师可以利用课堂讨论来激发出学生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并根据想象力创造出彼此不同的条形图。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在讨论后,并制作出一些数据条形图,展示出小组中各同学相关的数据。这时学生们不仅在讨论中巩固了所学知识,还能在制作中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利用自己的创意制作出条形统计图。这样在讨论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们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知识,并活跃了课堂氛围,提升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引导学生思考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这门学科不同于其他人文学科,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与逻辑性。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不光要让学生们理解数学中的知识点,还应重视对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效率,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复杂逻辑,从而发现数学的魅力,感受数学的美,使学生们增强对数学的兴趣,进而喜欢上数学。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引导逐步培养。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中,教师在教《简易方程》时,就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激发性的提问,来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简易方程》这一节主要以代数方程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们提问:“你们谁能告诉老师你们对于代数的理解?”教师积极地发问。可能有的学生能浅显地理解,但不能清晰地表达。教师在学生们思考的同时,可以引入深度的解析:“代数本质上就是用字母来代替一个未知数,它是不确定的,所以同学们不用纠结于它具体是什么!”教师深入阐述,可以使学生们对代数能有更深入的理解。长期以往,教师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逐渐引导,对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培养具有重要帮助。
        结束语:
        小学数学在教师与学生眼中是最重要的学科,同时也是最难的学科。但教师只要采取正确合理的教学方式就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尤其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对学生做综合全面的提升。所以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来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添翼助飞。
参考文献:
[1]张宏玉.运用小学数学教学新理念优化课堂教学[J].新课程(上),2018(08):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