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利用博物馆资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李亚军 金美含
[导读] 今年10月份,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意见对中小学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提出明确指导意见,进一步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升中小学利用博物馆学习效果。

营口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李亚军 金美含 115000

       今年10月份,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意见对中小学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提出明确指导意见,进一步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升中小学利用博物馆学习效果。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市调研时强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这些论述为新时代的文博工作指出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开发利用博物馆展览资源,展示历史,警示后人
        博物馆是理解过去、思考当下、启迪未来的文化殿堂。一个好的展览可以改变观众欣赏世界的方式。营口市十分重视利用文博场馆的展览优势来展示历史,警示后人,营口市博物馆、营口西炮台遗址陈列馆、营口市雷锋文化博物馆、营口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目前这四所展馆均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展馆能够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和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
        1、以弘扬地域文化为主题举办专题展览
        营口市博物馆、营口市雷锋文化博物馆、营口市西炮台遗址陈列馆、营口市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四个展馆各自推出了具有特色的基本陈列,分别展示了营口的近代史、营口的古代史、营口及全国的海防炮台史、营口及全国的红十字运动史,展示了雷锋的一生和雷锋精神的文化,四个文博场馆六大基本陈列各展风采:博物馆:《营口古代文明展》《营口近代历史图片展》;西炮台:《炮台        魂——西炮台历史陈列展》《中国近代海防炮台展》;雷锋文化博物馆:《雷锋文化——永恒的时尚》;红十字会纪念馆:《百年红十字历史展》。
        营口是东北第一个对外开埠的百年港城,是26万年前金牛山猿人的故乡,也是近代盛京辖境最重要海防重镇之一。在营口近代史上,先后经历了甲午战争、庚子之乱、日俄战争,留下了很多历史资料和历史遗迹。甲午战争中抗击外侮的营口大炮台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孕育甲午战争成型于日俄战争的红十字救援运动也发源于营口,营口也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青少年朋友通过参观展现地域文化的展览,能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雷锋文化精神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形成有礼的自觉。
        2、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举办专题展览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我们当下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其中就包括对源于中华文明,由中华文明所孕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显然,博物馆在保护与传承人类文化遗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在坚定文化自信方面,博物馆能够发挥重要的文化感染力和辐射力的作用。
        “迎新春系列展览”已经形成品牌优势。每年春节的前前后后,文博场馆都举办迎新春系列展览,今年与市委组织部合作的《锦绣乡村——盛京满绣营口扶贫车间作品展》拉开了迎新春文化活动的序幕,尤其是展览开幕式别具一格,备受瞩目。为使青少年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生肖文化,增添己亥年文化氛围,从辽宁省博物馆引进了《金猪拱福——己亥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从沈阳画院引进了《六涛书画艺术展》,深受青少年观众欢迎。
        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等节点,举办系列专题展览。围绕“雷锋文化、营口有礼”主题活动举办主题联墨展,首次以楹联文化的形式宣传营口有礼。举办“营口有礼、从我做起”营口市首届篆刻展,首次以篆刻艺术的形式宣传“营口有礼”。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我们与西大庙社区联合举办了《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少年书画作品展》。用传统文化的形式,红色文化为内容,反映家乡的地域文化。
        二、发挥文博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为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我们将着眼新的形势和实践,用好文博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功能。组织重大纪念活动,充分挖掘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组织开展系列庆祝活动或纪念活动和群众性主题活动。


同时发挥传统节日的涵育功能,大力实施中华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感悟中华文化、增进家国情怀。
        文博场馆围绕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开展文化节庆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我们的节日”文化品牌。
        今年疫情特殊时期,我们特别为青少年朋友推出了系列文化活动。春节来临之际,我们线上举办了《“丰收营口”专题美术摄影作品展》迎新春等系列文化活动。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推出了“首届清明知识网络有奖答题”活动。六一儿童节期间,推出了“少儿线上诗歌朗诵网络投票评选活动”,为小朋友展示才艺搭建平台等等。为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线上推出了《营川风物——馆藏文物精品图片展》、“博物馆知识有奖答题”和“馆藏文物拼图游戏”。通过“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丰富了广大青少年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了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引导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强化责任担当,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开发利用博物馆文物资源,讲文物故事,让文物活起来
        我们理解让文物活起来至少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文物本体要尽可能保护好利用好;二是文物中蕴含的历史科学艺术社会等信息与价值应尽可能挖掘出来、展示出来、传播起来。也就是说,文物活起来不仅有物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要与现代人的需求和发展实现对接,让传统与现代实现对接,从而促进人的提升和时代的发展。
        1展示文物:要经常将深藏在库房中的文物通过展览的形式展示给中小学生,让他们知道其所在的年代和发掘的地区、时间。在我看来,展览是引导他们了解文物的前提。过去我们做的博物馆展览,比较多的是艺术类展览,展示文物的技术和艺术,不太去挖拙文物背后的故事,这样的展览,公众是比较容易走马观花的。而今天,我们更多的是要去做叙事类展览,挖掘文物与文物之间的关系,解读当时的社会状态、生活风貌,中小学生也会更有兴趣。
        2、研究文物:就是对文物进行科学研究。具体来说,就是有针对性地对一些文物的思想进行符合现代人生活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之所以提出这一点,也正是为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即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文化行动。充分说明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已经全面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与行动,纳入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要日程。
        3、讲文物故事
        2018年5月,市博物馆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将博物馆办成一所大学校”的指示要求,加强青少年学生对于家乡营口历史文化的教育,打造馆校联合新模式,与西市区教文体局联合开展了讲文物故事系列活动。活动主题是探寻人类起源之谜。通过讲述大石桥金牛山古人类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为同学们普及人类从猿人向现代人演变进化的过程,使同学们了解到金牛山出土古人类化石的重大科学价值。
        四、推出“博物馆+学校”服务模式,开展博物馆文化进校园活动
        创新推出“博学教育”品牌
        发挥文物、遗址、博物馆等资源优势,深入挖倔我市文化遗产的外延和内涵,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讲好文物故事,打造“博学教育”品牌,让文物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馆藏等资源优势,通过与学校对接等途径,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进行教育,注重趣味性特点,使青少年能够在快乐中得到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根据国家文物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文教结合,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突出传承文化精髓,共同致力于学校教育和博物馆教育有机结合。启动“馆校教育新模式”,开发灵活多样的博物馆课程、项目等,满足青少年和家长需求。
1、流动展览进校园。配合形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制作反映中华传统文化、营口地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图片展,送展览进校园,丰富学生们的文化生活,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2、发挥《文博讲堂》的宣传普及作用。以基层文化服务中心为阵地,广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营口有礼,从我做起”营口市首届篆刻展。举办“雷锋文化 营口有礼”主题联墨展。同时,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文化惠民及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推进“博学教育项目,打造学生校外课堂,探索馆校联合新模式。
3、培训选拔小小讲解员。小小讲解员活动是目前国内博物馆新兴的互动教育形式,也是颇受学校和家长欢迎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推出“小小讲解员”活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