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中的家园沟通案例剖析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姚海霞
[导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街道河海幼儿园   姚海霞      213000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因为,针对0-6岁的身心障碍或发展迟缓儿童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以帮助他们正常上学、就业,步入正常的生活轨道。但是当推行到幼儿园的时候,往往家长不理解、不承认、不配合又让老师们非常焦虑和痛惜,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家园矛盾,本文以两个家园沟通的案例来议一议融合教育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家园沟通。
关键词:融合教育;家园沟通;案例剖析
        目前,作为乡镇中心幼儿园,很多幼儿园跟我们一样已经建立了融合资源中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和阻力。除了资源教师专业化的问题,其中最大的就是家园沟通的问题。本文将通过两个真实沟通案例阐述如果更好地促进融合教育的家园沟通。
        一、关爱在前 真诚沟通 请进来
        小Q家园沟通记录
        谈话对象:母亲  时间:2019年12月3日
        (一)了解情况
        今天小Q妈妈来拿被子,孩子昨天尿床了,我告诉她被子和垫被我们都放到外面去晒过了,你只要把被套带回去洗洗就好了。小Q妈显得有点不好意思,说了谢谢。主动告诉我,小Q是早产儿,六个月就生了,生下来只有3斤多,两岁才会走路,孩子直到上幼儿园之前才会说话,表示很担心孩子的生长问题。尤其是在语言和动作的发展上。平时也给孩子在外面做感统协调的专项训练。
        (二)虚心请教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大概地介绍了自己的身份,表示现在正在学习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也去南京进行专业的培训,正在考资源教师的合格证,学校里作为街道的唯一中心幼儿园还创立了资源中心。我把小Q妈带到资源教室去参观,她看到资源教师的一些器械,表示跟她们在外面训练的器械有些差不多。我问,一般在外面训练的时间、频率和费用大概是多少。小Q妈告诉我,一般每周是两次训练,一次是1.5小时,费用一次是100。我表示,这对于家庭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开支项目。我问小Q妈,谁陪同训练,小Q妈表示自己每次都亲自陪同。我说,那你应该比我专业,你看看我们这里的器械是否适合小Q做感统训练,可以的话,你可以带小Q来我们这里训练,我也可以跟你一起学习,目前,我们还没有培训到实操这块。
        (三)落实行动
        我请求小Q妈妈在下次感统训练的时候拍些训练的器械和操作视频给我我可以根据小Q的情况来帮她尽量配足这些材料。(从器材室找,到别的资源中心借,甚至是向学校申购。)小Q妈妈表示很感谢我的热情和提议在第二周训练的时候小Q妈给我拍来了一些照片和视频,我初步根据她的视频和照片里的器材对照了一下,发现绝大多数是有的,没有的,例如平衡车,我从我们学校的另一个器材室借来了。在给小Q做过简单的资料填写以后,小Q妈妈还把自己家里的器械带来幼儿园,此时,我感觉到家长对于融合教育的期待。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小Q妈妈对于孩子的情况非常了解,而且有一定专业认知和干预措施,她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帮助,甚至是环境的包容性。但是一方面担忧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一方面又害怕同辈群体和老师的异样眼光和歧视。


所以,当我真诚地去关心孩子,保护孩子地自尊,引导孩子的成长时,孩子的母亲向我敞开了心怀,并主动交流,互通有无,大大促进了家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二、换位思考 达成共识 送出去
        小H家园沟通记录
        谈话对象:父亲  时间:2019年12月18日
       (一)观察,无声的语言
        今天上午,小H的爸爸在区域时间就来到教室里,本意是要老师邀请来观察小H的。上个礼拜户外的时候,小H把小班的两个体弱儿给打了(在玩具房子里把两个孩子压在身子底下,一直压得两个孩子面色发紫,大声哭闹,被老师制止了。)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把旁边的小朋友从椅子上掀翻到地,表现出异常的兴奋(大家认为这是恶作剧。)抱紧别的小朋友的脖子,直到小朋友呼喊老师制止……老师通过电话向妈妈反馈了这些现象,妈妈回答,我才听说这些,他以前回来说被别的小朋友打过,可能是心有不甘,要打回去。于是老师邀请家长进入班级观察孩子的表现。
        (二)交流,沟通的艺术
        我作为班级教师接待了小H的爸爸,跟他聊了一些小H从9月开学以来到现在身上的变化。例如,从躲避老师的视线到现在能开始正视老师,音乐课堂上虽然是游离状态,但是小朋友们一起唱歌的时候,他能跟小朋友们一起合唱(虽然音调异于常人),一首歌,反复听过很多次以后会大概哼唱出旋律和歌词,玩雪花片时能正确点数10个雪花片;他的语言发音还有个别音发不准,例如老师的师,开车的车,上海的上,一切有卷舌音的字基本都含糊不清,但意思基本正确。
孩子爸爸表示,自己在发现孩子的一些问题以后,也积极地去咨询、了解相关资料,自己也买了书在看。我表示,一直以来我都说家长是专家,是了解自己孩子的专家,也是我们老师教育孩子的老师,你们有很多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希望有机会多教教我们。家长很谦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三)共识,合作的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以后,对于小H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基本上达成了的共识:1.交往困难。原因可能是不会表达,不会交往;2.语言发育迟缓。原因可能是家庭语言环境造成的,还有年龄偏小(8月份小月份);3.情绪表达困难。可能是家庭里祖辈纵容的结果。
        作为资源教师,我带家长去一楼的资源教室看我们的场地和设备,介绍了感统训练的器械帮助认知发展的材料,例如蒙氏教具、积木、情绪、认知和交往方面的绘本等,告诉家长,作为资源教师我可以带孩子来通过绘本阅读和桌面游戏的方式进行一对一的上课。我同时表达也欢迎家长们走进来,跟孩子一起参与,可以利用我们的器械和材料来对孩子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我发现了家长的顾虑,他怕孩子被贴上特殊儿童的标签,他担心这种独特的形式会让他的孩子看起来更异于常人,从他的言语中我明显感觉到他的抗拒。于是,我就换了个角度,建议他看看有哪个材料(小型多样的)或者绘本适合孩子的,可以把材料借回去,或者把材料拿到教室去让孩子们一起玩,在大环境中让他去接触和体验。家长表现出异常的感激之情。
参考文献:
[1] 《智慧地和家长交流“特别”的孩子》 早期教育  2020.4
[2]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等部门关于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8:809-819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07-31(01).
[4]谈秀菁.0-6岁特殊儿童教育体系建构策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