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师范学院2019级教育学原理专业 张国慧
[摘 要]为了解延吉市初中生的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加强本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182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论:(1).延吉市初中生心理弹性水平整体上良好,但在学习成绩方面,专注目标、积极认知与家庭支持上水平较低;(2)对于父母离异情况心理弹性在情绪控制与家庭支持上水平较低;(3)在家庭经济情况方面,心理弹性在家庭支持与人际协助上水平较低;(4)心理弹性对生活事件有负向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生活事件;心理弹性
一、问题的提出
在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遭遇一些生活事件基于人口统计学的研究发现,很多人至少会经历一个严重程度达到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标准的事件会对个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创伤[[[] Norris,F.H.Epidemiology of trauma:frequency and impact of different potentially traumatic events on different demographic groups[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2,60(3):409-418]],有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在经历了离婚、事业受创和配偶损失等较严重的生活事件的创伤后,具有心理弹性[[[] Infuma,F,J,& Luther,S.S.Resilience to major life stressors is not as common as thought[J]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6,11(2):175-194]]。国内在心理弹性研究方面起步较晚,目前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特定压力源的儿童和大学生等人群,如吸毒人员子女、留守儿童、贫困大学生等[[[] 李鹏. 初中生生活事件、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研究对象是初中生的相对较少。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身体正是快速发育时期,心理上正处于一个不平衡的、复杂且矛盾的阶段,面对外界的挫折困难时他们更倾向于逃避,主要是他们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去解决一些问题,心理上也没有做好应对问题的充足准备。他们非常渴望得到来自身边人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也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解决生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因此,本研究从心理弹性出发,探讨它与生活事件的关系。
二、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
被试为延吉市一所中学初一至初三的学生。发放问卷190份,回收问卷189份,得到有效问卷182份 ,具体情况见表1。
.png)
(二)研究工具
1.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由刘贤臣[[[]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柴福勋,王爱祯,孙良民,赵贵芳,马登岱.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01):39-41.]]等编制。共6个维度, 包括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及其他因素等方面的负性生活事件,采用5级计分。在本研究中,ASLEC总量表的信度为0.917。
2.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是由胡月琴和甘怡群[[[]胡月琴,甘怡群.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 心理学报,2008(08):902-912]编制,该量表有5个维度,分别为: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也是采用5级计分,此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在本研究中,心理韧性量表的信度是0.877,达到可接受水平。
(三)数据处理
对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
三、测量结果
(一)初中生生活事件现状
1、初中生生活事件的总体现状
经过对数据分析整理,得出延吉市初中生生活事件的总体现状,具体结果详见表2。
.png)
由表2可知,延吉市初中生生活事件的各维度的均值都在2分以下,说明延吉市初中生生活事件各维度呈现中等偏下水平,被试遭遇的压力性生活事件较少,压力性生活事件对被试造成的影响也较小。
2、初中生生活事件在父母是否离异上的差异
以父母是否离异为自变量,以生活事件各维度均分和总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png)
由3表可知,初中生生活事件中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维度以及总分在父母是否离异上差异显著。经过事后检验发现,跟随母亲的初中生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得分最低。
(二)初中生心理弹性现状
1、初中生心理弹性的总体状况
.png)
由表4可知,延吉市初中生心理弹性各维度的均值都在3分以上。因此,可以推断出延吉市初中生总体心理弹性整体上状态良好。
2、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学习成绩差异
以学习成绩为自变量,以心理弹性总均分和各维度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png)
表5说明,学习成绩不同在家庭支持上有显著差异F=3.57,(p<0.01)。在专注目标、积极认知、心理弹性总分上差异极其显著F=7.83,(p<0.001);F=6.14,(p<0.001);F=7.52(p<0.001)。
通过事后检验发现,在家庭支持、专注目标、积极认知维度以及总分上成绩优秀学生得分大于成绩较差学生得分。
3、初中生心理弹性的父母是否离异差异
以父母是否离异为自变量,以心理弹性各维度均分和总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png)
由表6可以看出,心理弹性总分与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两个维度在父母是否离异上都存在显著差异F=4.79,(p<0.01);F=2.71,(p<0.05);F=5.80,(p<0.01)。
4、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家庭经济情况差异
以家庭经济情况为自变量,以心理弹性各维度均分和总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png)
由表7可以看出,专注目标、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在家庭经济情况上差异不显著,心理弹性总分和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两个维度在家庭经济情况上都存在显著差异F=3.99,(p<0.05);F=5.92,(p<0.01);F=4.14,(p<0.05)。
(三)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的相关分析
经过对数据分析整理,得出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的相关分析,具体结果详见表8。
.png)
发现初中生生活事件总分与心理弹性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5,说明初中生心理弹性越高,生活事件的消极影响越低。生活事件的五个分维度人际关系、学习压力、丧失、健康适应、其他与心理弹性及其三个分维度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显著负相关。
(四)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的回归分析
经过对数据分析整理,得出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的回归分析,具体结果详见表9。
由表9可知,心理弹性总分可解释生活事件总分的19.6%,F值达到了显著水平,这说明心理弹性对生活事件有负向的预测作
用。
四、分析与讨论
(一)初中生生活事件的特点
总体上来看,延吉市初中生生活事件的各维度的均值都在2分以下,说明延吉市初中生生活事件各维度呈现中等偏下水平,初中生经历的压力性生活事件较少,初中生被负面的生活事件影响较小。
延吉市初中生生活事件在父母是否离异的变量上,跟随母亲的初中生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得分最低,在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维度以及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 跟随母亲的初中生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得分最低。这表明,在日常生活中母亲比较细心,更能关注到孩子生活和情感上的需要并提供及时的帮助。
(二)初中生心理弹性的特点
总体上来看,延吉市初中生心理弹性各维度的均值都在3分以上。可以看出延吉市初中生总体心理弹性整体上处于中上水平。
学习成绩不同在家庭支持上有显著差异,在专注目标、积极认知、心理弹性总分上差异极其显著。在家庭支持、专注目标、积极认知维度以及总分上成绩优秀学生得大于成绩较差学生得分。有研究发现,母亲的温暖和理解可以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安孝群,李永超,杨静.影响初中生学习成绩的相关因素[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01):48-50.]]。
延吉市初中生心理弹性在父母是否离异变量上,心理弹性总分与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两个维度在成长环境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延吉市初中生在家庭经济情况变量上,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两个维度和心理弹性总分在家庭经济情况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三)初中生心理弹性与生活事件的关系
生活事件总分与心理弹性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48,说明心理弹性越高,生活事件的消极影响越低。生活事件的五个维度人际关系、学习压力、丧失、健康适应、其他与心理弹性总分和它的三个维度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呈显著负相关。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初中生心理弹性整体上处于中上水平,但在学习成绩上,专注目标、积极认知与家庭支持方面水平较低。主要原因是:在学习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划和制定具体的、适合自己的目标,同时由于对现实环境认识不够,往往作出错误的决定。另外,父母期望过高,导致学生很难从容面对在学习上遇到的挫折,而且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
2.对于父母是否离异情况,心理弹性在情绪控制与家庭支持上水平较低。主要原因是:母亲通常会过度保护孩子,孩子缺乏必要的锻炼,导致孩子任性、蛮不讲理、无法沟通或唯唯诺诺、没有主见。而父亲习惯批评和指责孩子,对孩子缺乏关心,导致孩子产生孤独感,有问题也不愿意说。
3.在家庭经济情况方面,心理弹性在家庭支持与人际协助上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原因,父母更加关注挣钱,不重视对孩子自学和自理能力的培养,使孩子容易在学习和生活上缺乏自信。在人际方面,由于缺乏自信心进而产生自卑心理,不愿意与同学交往,容易产生负性循环,导致消极影响越来越大。
4.心理弹性和生活事件两者关系密切。心理弹性和生活事件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对初中生生活事件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说明心理弹性越高,生活事件对个人负性影响越小。应通过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弹性,减少负性生活事件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二)建议
1、通过制定学习计划,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对于初中生心理弹性在学习成绩方面的专注目标、积极认知与家庭支持上水平较低,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需要学会用多元化的思维解决问题,并养成设立目标的习惯。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心理弹性的发展。第二,认知是促进心理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建立对现实世界的正确认识并改变不正确的认知状态,,提高自身的心理弹性。
2、通过接受适度锻炼,提高学生的承受能力
对于初中生心理弹性在父母是否离异情况方面的情绪控制与家庭支持上水平较低,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不要过度限制孩子,家长需要给孩子创设实践的机会。给孩子一定自由、实践活动的空间和独立成长的机会,可以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学习的意志力,进而提升孩子的自主能力。第二,家长不应该总是要求孩子一定要成功,而是应该告诉孩子失败了该怎么做,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学习和生活上难以解决的问题,能够正确看待并坦然接受,孩子的承受能力才会变强。第三,家长在平时也要注意和孩子培养感情,增加交流的频率,这样孩子才会更愿意与父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3、通过培养自学与自理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对于初中生心理弹性在家庭经济方面的家庭支持与人际协助上水平较低,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根据孩子的喜好来帮助孩子去自我探索,父母要做的是给予孩子一定的提示、建议及工具上的辅助,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孩子会遇到各种问题,这时候父母要教导孩子总结分析。孩子只有真正认识并了解自己,才能够扬长避短。第二,从细微小事做起,在生活中学会自理。学会生活自理,需要勇敢地尝试、然后长久地坚持,最后才能养成一个好习惯。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家长应首先对孩子做得对的地方提出鼓励和表扬。当孩子有失误和不明白的地方,家长需要帮助孩子仔细分析原因,让孩子有信心应对,同时帮助孩子提高具体的操作水平和技能。第三,对于人际关系差的孩子,父母可以给出的建议是可以尝试主动去关心同学,多为他人着想,以心换心,才可能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
通过以上建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弹性。心理弹性的提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在高度的学习压力、升学压力、人际交往压力以及激烈的考试竞争中,可以使初中生心理健康得以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Norris,F.H.Epidemiology of trauma:frequency and impact of different potentially traumatic events on different demographic groups[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2,60(3):409-418
[2] Infuma,F,J,& Luther,S.S.Resilience to major life stressors is not as common as thought[J]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6,11(2):175-194
[3]李鹏. 初中生生活事件、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4]刘贤臣,刘连启,杨杰,柴福勋,王爱祯,孙良民,赵贵芳,马登岱.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01):39-41.
[5]胡月琴,甘怡群.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 心理学报,2008(08):902-912.
[6]安孝群,李永超,杨静.影响初中生学习成绩的相关因素[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0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