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 王红叶
【摘要】所谓的教学情景就是学习的课堂氛。一般说来,它是指在课堂学过程中由教学内容、学习条件师生关系和课程设计等因素构成的心理和物理环境的总和。在中学英语课堂学中,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不仅使教学变得非常有趣更重要的是能够很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它与实际的语言交际的情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境结合起来构成学生学习
运用外语的外部条件。
【关键词】情景创建 情景调控
本文试从课文导入、教学活动安排思考题布置等方面对如何设置教学情景做一初步探讨,侧重于分析课堂设计在教学情景设置中的作用。
一、教学情景的创建
1、采用多姿多彩的导入形式,为创造良好课堂教学情景做准备
课堂教学导入有时也被叫做热身活动。 Warming--up exercise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的导入有多种如事例导如、问题导入、妙语导入、审题导入、自荐导入等。对中学生学习外语而言,单调乏味的开场白往往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丰富多彩、求新猎奇的活动菜单才能使学生胃口大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敢于标新立异,创造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导入形式,从听听说说,读读写写,玩玩唱唱中引入课文,让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教学情景的展开做好铺垫。
高一第5单元第一课是对话课,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说话掌握采用语言。我这样设计了本课的导人活动:先请大家说出自己最喜爱的流行歌手,然后令其上讲台尽力模仿之(唱歌、动作、说话、都行、类似湖南卫视(欢乐总动员)节目程前主持的模仿秀),其余学生当评委,评出模仿秀。学生纷纷跃跃欲试,想尽其所能地展示自己。待模仿秀产生后,我就自然地引入本课主题,请同学们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他。此时学生交际热情高涨,都有要把被问者难倒之势,无形中他们己使用了大量的采访用语。这时其中一些地道的采访用语写在黑板上,然后告诉学生,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way of asking questions in the interview. listen to the dialogue.(要想了解更多的采访用语请听以下录音对话)。通过热身活动,学生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思维一下子激活起来,急于想通过录音了解自己的未知信息,这种带着任务及兴趣听录音,不仅听得准、记得牢,而且为下一教学步骤—教师设置采访情景,学生自编对话作好了心理与知识上的准备。导入活动在引入课文的同时,实际上已构成课堂教学情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为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做好了准备
2、以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为中心,营建课堂教学情景
这里的教学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为达到教学目的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有组织、有结构的行为和动作的结合,它是由外显的操作行为动作和包含在其中的思维结合起来的运动形式,如游戏、表演(角色扮演)、日常交际、分组竞赛等。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坏节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较好地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便于自己去认识发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揭示和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当然,课堂教学活动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应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活动,选用适当的活动形式。
二 、教学情景的调控
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设置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教学情景的创建,二是教学情景的调控。因此教学情景调控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方面。
1、补充相关词语,深化课堂教学情景
准确及时地补充与主题相关的词语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它来对课堂教学情景进行深化和调整
2、以思考题为线索呼应课堂教学情景
每单元课题完成后,教师应巧设思考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思考题进一步提炼和归纳本课的重点,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思考题的设立一方面是对课堂教学情景的呼应,另一方面也是课堂教学情景的进一步深化
三、结束语
课堂教学情景的设置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一般来说,它是由课文导入、教学活动安排思考题布置等环节构成的。它们在教学情景设置中具有不同的作用,课堂教学情景的设置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受种种条件的制约,或者说在教学内容、学习条件等条件无法改变之前,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课程设计来引发、形成和创造课堂教学情景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语言是人对于环境的一种反应,或许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教学情景的设置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合适贴切的教学情景,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进行教法学法研究应该注意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不但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研、教学水平,更要让学生在获得学法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教师应该经常进教学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提高教学水平,积累经验,促进更深入的教法研究和学法研究
总之,进行教法研究和学法研究,是21世纪英语教师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任重而道远。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积极参与,努力使自己的教学不再僵化,不再机械化,而是走向互动开放和创新的新局面,使自己成为真正的知识传播者和学习方法的给予者,成为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