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程川美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英语这门学科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就遗留下了许多问题,因此在进入高中的学习之后,基础薄弱更加难跟上高中教师的步伐和节奏。

富源县第六中学   程川美 6555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英语这门学科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就遗留下了许多问题,因此在进入高中的学习之后,基础薄弱更加难跟上高中教师的步伐和节奏。这一现状不仅很难顺应新课改现实需求,而且高中学生毕业后也很难适应大学及就业岗位。在这样的要求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需要做出相应改变,笔者就此提出自己在高效课堂改革过程中的看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 高效课堂课 教学模式
        “髙效课堂”从本质上分析,应该是属于“有效课堂”的一种。而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原则,而在这个基础上更髙层次的要求就是“髙效裸堂”。髙效课堂,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尽一切所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的功能和作用,在规定的课堂有效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效果最大化。
        一、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近年来高校持续扩招,学生人数增加,而企业和社会对学生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髙,尤其是对高中学生的英语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但由于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在社会上人们普遍认为学习英语没有用,成只要还行就可以上大学,可以就业,客观上造成了高中学生英语成绩持续下降的现实。
        1.教师讲、学生听,低效的“授受式”课堂
        笔记记满一大本,成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虽然在知识传授方面有容量大、花费时间少等优越性,但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制约着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填鸭式”地完成了既定教学任务后,针对高考题型的题海战术依然是提高应试成绩的主要策略。这种低效的“授受式”课堂教学模式全然不顾教学投入与产出的生态比例,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严重影响了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2.探讨研究的时间少,无效的“迷茫式”课堂
        教师强求整体一致居多,发展学生的个性较少;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多,鼓励学生创新较少,这样极易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使不少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制约了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及发展。部分教师对于新课改的认识只停留在概念上,思想上要践行新课程的理念,行动上却无法采取合适的措施,导致了课堂教学模式的随意性和自由化。这种无效的“迷茫式”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行为变得杂乱无序,根本无法开展自主学习和过程反思。
        3.穿新鞋走老路,负效的“花样式”课堂
        有的教师没有真正把握高效课堂的真谛,求热闹、求场面。这部分教师通常是掌握了新课程改革的皮毛,把新课改单纯理解为“折腾”或“翻新”,不顾及学生实际,盲目追求课堂上的“新花样”。结果,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累,却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从教学生态的角度来讲,这种“花样式”课堂是负效的。
        二、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的必然要求
        高效课堂模式下,教师依据客观规律,在规定的课堂内容和授课时间内尽可能投入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对于高中英语教学而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课程的合理性设置和评价的多元化模式是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必要要求。
        1.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在当今社会,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学科知识提升教育理念更新、对新课程改革精髓的精准把握直接影响了教师的课堂实践。因此,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
        2.课程的设置应合理性
        新课改背景下,合理的高中英语课程不仅包括课程 (选修课程)开设的逻辑顺序,还包括教材内容之间的有序衔接,也包含学习训练的科学呈现。此外,立足学生认知特点,贴近现实生活原型,利于多元能力培养的合理课程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直接要求。
        3.评价方式应多元化
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特征。相对于以知识累积为唯一标准的课堂评价而言,高效课堂的多元评价更讲究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角色扮演,更关注学生潜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更重视评价时间和方式的合理选择。多元化评价是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重要条件。



        三、构建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新授课:“自学——合作——展示——反馈”教学流程模式
        自学——以学案作为指导,引导学生自学。
        合作——组内交流。
        展示——展示点评。
        反馈——当堂考试,发现问题。
        (二)复习课:“自补——合作——展示——反馈”教学流程模式
        自补——学生自学,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并加W克服。
        合作——小组讨论,优化学案内容。
        展示——成果点评,解决问题。
        反馈——及时考试,发现问题。
        (三)讲评课:“自纠——合作——展示——反馈”教学流程模式
        自纠——给出答案,进行自我改正。
        合作——分析错误,小狙讨论。
        展示——解释错误,给出修改后的参考答案。
        反馈——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四、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的措施
        1.利用学案导学,打造高效课堂
        通过“学案导学”这一教学策略,力求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复习巩固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
        2.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英语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与各种情景的练习过程,因而在学习中,应该将学习的内容与其符合的环境结合在一起,通过构建虚拟环境来实现学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一个教师不能穷其手段使学生激发学生的热情,使之拥有高昂的情绪和智力及振奋的内心状态,在学生还不够专注不够感兴趣的时候就急于开始讲课传授知识,那么,送样的知识只能使人态度冷漠,此外如果一个人进行脑力劳动而不带任何感情,这只会让人变得困倦(李文霞,2010)。
        3.加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我们在教新高一时,英语教师不能只教高中知识,还要适当补充一些英语最基本的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给基础薄弱的学生一次复习初中知识对机会。复习过程中,巧设课堂提问,让好学生更自信;让中等学生感到能学会;让学困生感到努力学习,还有希望。这也是分层次教学的一部分,对每个学生的要求标准可以不同。但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接受,都能跟上课堂节奏。每当课堂讨论或练习时,应特别关注学困生,及时给予指导,使他们每节课都有点收获。
        髙中阶段英语的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实际掌握能为,因此课堂必须要不断提髙效果,但是当前,学生的应用能为和参与能力还亟待提高,教师的教学模式掌握能力也急需改善。在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和实践过程中依然需要通过实践来完善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这是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唐海燕.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打造英语高效课堂[J].你说我说.1994-2011:96-97.
[2]张明.高效课堂实施障碍与改进策略[J].课程与教学.2011.11:53-54.
[3]温庆华.浅议高中英语教学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中国校外教育,2014,(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