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翻译过程的研究简述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张营 李学芹*
[导读] 对翻译过程的研究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成都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张营 李学芹* 610039

摘要:对翻译过程的研究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理论研究、经验总结和实证研究三个层面回顾了国内外有关翻译过程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翻译过程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翻译过程;理论研究;经验总结;实证研究
        引言
        对翻译过程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理论研究、经验总结和实证研究。理论研究主要是对翻译过程模式的解释和描述。目前总结的翻译过程经验多是片面的个人经验,仅能作为翻译过程研究的参考,不具有科学性。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的历史相对较长,研究模式日益成熟。
        一、翻译过程的理论研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翻译过程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主要是对翻译过程模式的研究,大多从传统角度和心理语言学角度进行研究。
从传统角度,即依据翻译的操作步骤,研究翻译过程,影响较大的学者有:范仲英将翻译过程分成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张培基把翻译过程分为理解、表达和修改三个阶段。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过程的代表人物有:贝尔指出译者掌握的知识和翻译技巧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奈达视翻译过程为译者对文本的分析、转换和合成的过程;Loerscher更加关注的是译者解决问题的心理,将翻译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
        二、翻译过程的经验总结
        翻译过程的经验总结对翻译的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能够给进行翻译实践的初学者一定的启示和指导。
        思果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要对文字进行推敲,强调译文的整体性、可读性和连贯性。奈达将翻译过程的总结为十个部分:翻译程序、译前准备、翻译小组、审稿结构、辅助人员、一般翻译程序、译文检验、译文校对、管理工作和出版后的工作。许钧提出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间的互相转换,而是一个选择、理解和生成文本的密切相关的过程。
        三、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是指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来收集数据,以客观地论证观点。目前,对于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方法,有三种主要方法和一些其他的辅助方法。



        其中,最著名的是有声思维法(TAP),TAP实验研究的重点在于译者对翻译策略和翻译单位的选择;键盘记录法,能够更加具体和准确地记录译者花费的总时间和各个阶段的时间;眼动法,通过观察译者眼球的活动轨迹和停留位置,来反映译者的心理认知过程。其他的辅助研究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法、问卷法、口语报告法、访谈法、屏幕录制法、生理测量法、合作翻译法和多元互证模式。
        四、结论
        通过对近年来翻译过程的研究进行回顾,可以看出国内外对翻译过程的研究在理论、经验和实验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都还不够系统和全面。尤其是国内的实证研究,研究数量少、规模小。此外,目前的研究成果是否适用于所有的翻译过程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实践来证明。目前,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中有待商讨的问题主要有: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影响译者翻译过程的外在和内在因素、译者的翻译表现和翻译结果的关系、译者认知心理过程的具体作用机制等。在研究过程中,应注意考虑研究的可信度和有效性,选择最合适的研究方法,或者交互使用多种研究方法,使不同方法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互补,以减少误差和片面观点的产生。总之,利用多门学科的理论支撑和多种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索翻译过程,可以为我国翻译过程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考模式,丰富翻译过程研究的成果,使翻译过程的研究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蔡寒松,郭嘉钥.英语双重否定句汉译过程的心理语言学个案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1).
[2]蔡寒松,刘葆婷.英语因果关系句汉译过程的心理语言学个案研究[J].外语研究,2000(3).
[3]海芳.翻译过程及其思考——TEM8(2002)考生汉译英词汇策略研究[J].中国翻译,2003(1).
[4]黄忠廉.翻译方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李德超.TAPs翻译研究的前景与局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
[6]苗菊.翻译过程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7]思果.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8]王少爽.西方学界翻译过程实证研究的方法论体系[J].东北大学学报,2012.
[9]武景全.翻译心理研究:目的、课题、方法[J].上海科技翻译,1999(2).
[10]肖辉,张柏然.翻译过程模式论断想[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1).
[11]袁志广.论翻译的本质和翻译过程的“双轨思维制”[J].语言与翻译,2000(3).
作者简介:
张营(1994-),女,汉,山西省吕梁市,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李学芹(通讯作者)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