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游戏教学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效率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黄林钢
[导读] 在新课标标准不断完善和贯彻的教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从理念到形式上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黄林钢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春江中学  浙江杭州 311401
        摘要:在新课标标准不断完善和贯彻的教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从理念到形式上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体育教学不仅仅要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勤于运动的良好习惯。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用游戏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推动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创新教学理念、灵活组织教学活动、因材施教以及体育教学实践多个方面论述了“体育游戏”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游戏教学;开展;策略
        引言
        体育课是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体育游戏”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树立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的意识。在学习中主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对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这种体育课程也能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得到放松,加强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主动参与团体体育项目。通过游戏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身心都能健康的发展,帮助学生发展自身的个性,实现初中体育教学的综合性目标。[1]
        一、践行“体育游戏”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理念是开展教学实践的重要指导,在教学中践行科学的教学理念,能够推动教学目标完整的实现。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践行“体育游戏”的理念,能引导教师制定完整的教学方案,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在初中体育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从男生和女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不断创新体育教学的模式。把游戏教学的元素全面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从体育课程中收获游戏,健康成长。
        比如,在初中体育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篮球的上篮技巧”这个课题时,由于受到一些先天因素的影响,男生学习上篮技巧会比女生更加容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把游戏教学的理念融入教学中去。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男女同学对篮球不同的喜爱程度,让全体同学都乐于接受体育知识的学习。首先,教师可以让女生在一些篮球传递的游戏中学习打篮球的技巧,让学生在游戏的感染下体验体育课程学习的乐趣。其次,教师还可以让男生女生混合分组,共同学习投篮的技能,让男生主动帮助女生掌握更多的篮球运动技巧,由男生指导女生完成三步上篮、运球、传球等技能的训练。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轻松,也能形成互帮互助的课堂氛围,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创设良好的教学条件。进而帮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打篮球的学习,帮助教师高效完成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
        二、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灵活组织体育教学活动
        因材施教是我国传统教学理念中的精华部分。在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体育技能和特长。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采取具有针对性特点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在课堂上,教师要把体育游戏的理念作为教学的核心依据,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进一步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体育特长,为不同兴趣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体育锻炼目标,引导学生在不同标准的要求下完成体育任务。
        比如,在初中体育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篮球、足球、排球”等等的球类运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安排教学计划。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特长入手,把学生划分为篮球组、排球组和足球组,以游戏地形式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灵活。让学生可以在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中发挥自己的才能,更加全面的掌握体育运动开展的技能。与此同时,教师也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及时调整教学的方案。要有效地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可以用小组锻炼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体育技能,让学生可以在合作学习中找准体育课程学习方向,从他人的示范中掌握不同球类运动的技巧,感受体育课程的魅力。这样,不但能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地开展,还能在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体育课程的学习,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实践,带给学生更多游戏体验
        体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只向学生传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还要借助具体的实践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只有让学生多参与体育实践和体育赛事,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锻炼带来的快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留出更多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比如,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组织一些“看看谁跑得最快”、“谁是耐力王”等小规模的运动赛事,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特长和潜能的机会和平台,在这其中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这种教学实践就能有效地检验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程度,检验学生的身体素质,让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也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参与锻炼,并带领身边的人一同参与到体育运动中,自主组织一些有趣的体育赛事和体育游戏,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运动学经验。[2]通过长期的熏陶,学生就能提高自己的体育思维,让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有更透彻的领悟,真正做到把理论知识的学习落到实处,检测自己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把握。做到体育理论和体育实践的密切结合,保证体育课程教学朝着既定的目标实现,推动这一阶段的学生都能有更坚定的体育学习目标,成就体育游戏教学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游戏教学是一种以激发学生体育情感的核心理念,能为教学活动提供重要支撑。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游戏教学模式能给学生带来更轻松的学习体验,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把这种教学理念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体育课程中真正感受到快乐,才能让体育课程发挥真正的价值。进一步推动初中体育课程的持续发展,为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超飞。初中体育教学中“愉快体育”的研究[J].祖国,2017(08):11.
        [2]于翠红.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6(0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