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红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河东镇燕堂小学 广东 梅州 5144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领域对小学班级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小学教师开展教育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构建民主的班级氛围,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本文将对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理念;措施
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进入义务教育阶段,这一阶段对学生的学习积累、习惯养成有很好的帮助,但是,由于他们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小学班主任、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的时候,不仅要对班级进行管理,还要了解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从学生学习、品德、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培养,确保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小学班级管理的理念
1、教师要做到关爱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可以让学生感到亲切和温暖,这对于双方的交流互动很有好处,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为课堂的教学打下基础。比如,有的学生较为的沉默,平时不爱说话,接触起来感觉很敏感,那么教师要多加观察,平时要注意给予学生关心,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进行交流,维护他的自尊,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做到对学生的尊重,并表示理解,与学生融为一体,这样就可以改善学生敏感、不自信的特点,帮助学生变得活泼开朗,这样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2、班干部辅助管理班级
小学班级的管理,教师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班干部的共同配合,班干部从学生中来,是学生的榜样,这样就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协助班主任的工作。而且班干部要从学生中竞选出来,能够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信,便于班级工作的展开。班干部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班主任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发挥教师主导的地位,对班干部的管理要进行支持,以及方法的指导,只有这样班干部才能实现辅助管理的目的。
3、树立良好印象,做学生表率
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处于领导的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有必要严格要求自身的行为,给学生做好示范的作用。具体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说话、行为要谨慎,不能做说粗话、不说伤害学生的话,在和学生相处上要善于理解学生,温和对待学生,最好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就会有一个良性的关系,有利于教师良好形象的树立,这样才能逐渐有一个高大的教师形象, 让学生对主任有一个好的印象,为班主任与教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垫底良好的工作基础,促进班主任在之后的工作中有威慑力。
4、班主任要关爱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由家庭来到学校,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获得知识和能量,并且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需要秉承关爱学生的理念,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指路人,学习上的引导者。这样教师才能与学生和谐相处,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优化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摆脱困境。同时,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应当给予尊重;对于学生犯的错误,教师应当理性看待,不得打骂学生;对于学生行为的养成,教师应当及时激励和纠错。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发展,实现人格的健全培养。
二、班级管理采取的有效措施
1、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师应当关注学生行为品格的养成,这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事物、活动、课程,长期不间断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要求,并且坚决贯彻落实。而且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在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时,教师就需要进行监督提醒,并且纠正他们不正确的书写姿势;学生在读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做到手口眼心合一;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站立端正、仪态大方,谈吐清晰、声音洪亮;教师在进行讲解时,要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别人说话时要注意倾听,并且记住说话的内容,必要时能够进行复述。这些具体的办法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今后更高阶的学习有促进的作用,而且学生掌握读写听说正确的行为,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自我控制,这对于课堂秩序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实现了对小学班级的管理。
2、实行轮流值日制度,培养学生自育的能力
通常进行的班级值日,都是由班干部轮流进行,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观察发现,这种情况对于一些本身自律好的学生有效果,但是对于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效果就不明显。因此,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让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实现对学生管理能力、自律意识、自信心的培养,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全班学生轮流值日的情况,让学生感到兴奋渴望,当值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督促当天的卫生、纪律、收发作业。这样每个学生就有独立锻炼的机会,通过值日这一情况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学生在管别人的同时,也会管好自己,这样班级管理自然而然的就成为每个学生的事情,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激发了学生热爱自己班级、管理好自己班集体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学生对自我的约束,这对学生的成长和之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好处。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中的引导者,班主任在管理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情感上较为敏感、脆弱,所以,教师在管理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多采用鼓励的话语,给学生构建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高玉仙, 汪新坤. 抓好小学班级管理 做好班主任工作[J]. 科学大众, 2007, 000(006):63-63.
【2】郑春瑞.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4):566-567.
【3】梁晨. 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