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林晓芬
[导读] 课堂互动教学是当前美术课堂极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洞悉事物的能力,使得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以提升。
        林晓芬
        福州市长乐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350200
        摘要:课堂互动教学是当前美术课堂极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洞悉事物的能力,使得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以提升。同时,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时候,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达成也是教育中的重点。为此,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是美术教学中的核心目标,特别是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中,对于学生美术核心素质培养的重任,很大程度上落在了学校美术课堂教学上。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互动教学
前言:
        在当前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尽管国家一再强调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但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老师及家长仍然是以语数英学习成绩为重,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还是处在边缘境地,不被重视。正是受这种传统理念的影响,也使得小学美术教师自身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养成了学校为完成教学指标而设立课程,教师为提高升学率进行机械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也严重阻碍了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
一、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一)做好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果教师在教学初期能够做好教学导入,能在第一时间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生有兴趣继续听课,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不在排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第一步。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发育还比较缓慢,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如果美术教师能够很好的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对于推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讲授《小小果壳箱》一课时,教师可以以学生熟悉的垃圾桶作为导入,并组织大家自己动手做果壳箱,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在动手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提问,或者抢答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比如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说说果壳箱有哪些特点呢?大家见过哪些有趣的果壳箱?同学们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印象最深的果壳箱?通过生动的教学导入以及课堂互动的方式,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成功导入新知。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观察能力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更好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爱好和特点。小学美术教学不仅仅是理论教学,还应该注重直观教学,并将生活现实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在日常的小学美术课堂中,可以以生活为导向,将艺术知识与生活元素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菊花、水杯、足球、苹果等这些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事物作为回话的对象,利用实物,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临摹,并发挥想象,进行创作。让这些生活元素成为美术教学元素,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生活话题展开互动,使其更好地参与美术学习中来。
(三)创新教学方法,培育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课的教学,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其中,互动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效融合,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由于小学生有很多的奇思妙想,只有在参与的过程中,才能将自己感受到的审美表达出来,才能在不断的练习中形成一定的审美素养。
        例如,在讲授《秋之韵》一课时,美术教师可以准备很多树叶、胶棒以及其他装饰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张精美的树叶贺卡送给父母,引导学生在贺卡上写下对父母最想说的话。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懂得了分享与合作的重要性,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进行了情感教育,让学生懂得要感谢父母,爱父母。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要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在轻松智育的环境中学习美术,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美育与德育结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是在对学生进行智育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培养,增强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美术是一种表达人类精神境界、审美思想的艺术语言。因此,美术教学不仅能陶冶小学生情操、净化心灵、启迪心智,更能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
        当前小学美术教材中选录了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的美术作品,其中不乏有山水画、儿童画、人物画、建筑画等等,都有利于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教学前,可以结合一些革命先烈的人物画讲述他们的抗战故事,潜移默化的对小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厚植爱国情怀;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长城、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油画等帮助学生了解我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引导小学生将这些美术作品、精神信念等付诸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实践之中。这样,学生既能够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艺术创作技巧等,还可以使学生将更多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以及内心世界融入到自己的美术学习与创作之中,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教学信息双向流动
        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教学信息双向流动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学信息总是从一方输出后,会对接受方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利用教材、实物等对小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并帮助其提高核心素养。通过课堂互动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素养,美术教学始终处在动态平衡中,从而确保小学美术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教学效果的时效性。
(二)师生双方自主参与和主动探究
        互动教学模式就是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其中,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而学生既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的客体,更加凸显了美术学科的人文特征,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效融合,也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结:
        小学美术既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顺应时代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判断、创新能力等。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要积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担,将素质教育融入到知识传授中,积极探索创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我国发展培养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静雯.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读写算,2020(28):67.
[2]姬惠芳.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与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5):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