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黄后昌
[导读] 本文主要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手,进而探讨初中班主任优化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黄后昌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浙江华维外国语学校 浙江 绍兴 312300

        摘要:在当代“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影响下,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关注,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其氛围和班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各方面形成和发展,因此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又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手,进而探讨初中班主任优化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和问题;优化策略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过渡阶段,也是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初中班主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人性化的管理策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根据研究调查显示,我国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老师和同学共同配合和努力,推动学生和班级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由于受到传统的管理观念影响,导致学生长期在压迫和束缚中学习和生活,班主任在班级具有绝对的权威和话语权,这种“管与被管”的班级管理制度将学生牢牢框在一个个“禁止”和“不准”的方框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其自主性,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度较低;其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考的“指挥棒”仍在发挥作用,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学生及其家长,都将重心放在教材学习特别是主课的学习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造成大部分学生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再者,巨大的学习和升学压力加上部分班主任单一、僵化的班级管理,让学生逐渐变得麻木,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当学生无法承受来自各方面的高要求、高压力时,甚至会消极反抗,越发叛逆;最后,初中阶段的孩子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而家长和老师很少会关注到学生真正的需求和心理上的变化,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心理方面的问题。

二、初中班主任优化班级管理的方法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管理班级模式
        班主任要坚持以“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管理班级模式,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热情,同时班主任要加快从“独奏者”到“引路人”身份的转变,积极发挥其引导作用,把握班级管理的大方向,做到“管放结合”。
        其次,班主任要恰当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适当地给予学生鼓励,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对他学习、行为表现等各方面的积极期望,结合初中阶段的学生表现欲强的特点,学生就会不自觉地朝着老师希望的方向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引导其参与班干部选举,通关班级管理证明和表现自己,推动学生各项能力全面发展。
        再者,实行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模式不是完全放任学生为所欲为,而是采取“管放结合”的方式,把握好放的度[1]。

对于学生不仅要放得开还要放的好,过于保护和操纵学生反而不利于其独立意识和独立行为能力的发展,班主任不必事必躬亲,只需在班级发展的大方向上和思想组织上进行把握,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并监督和协助学生完成班级管理的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淡化分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改明确指出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因此班主任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班级时,要弱化分数意识,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高,从而培养适应未来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对其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促使学生不断向前健康发展。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遵循优化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激发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引导和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天赋和才能,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比如班主任在对班级学生有了初步的整体全面认识后,可以结合学生各自的特长优势,有计划有安排地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如主题班会、篮球比赛、作品展览等,以点带面,发展特长,促进班级良好班风和形象特色的建立。
        最后,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影响,初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榜样示范,其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班主任要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公平公正的态度关心和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成绩好坏,无论家庭贫富,都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学习或行为表现较差而区别对待,而是要用鼓励和督促的方法带领其尽快跟上班级前进的脚步。由此不仅能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榜样模范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发展,还有利于实现班级的整体优化。
(三)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是所有老师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最久的人,要主动贴近学生,即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加了解学生的性格和行为特点,由此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管理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四)家校联合,拓展班级管理的手段
        班主任可以通过建立QQ群或微信群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将学生在学校的近况反馈给家长,同时从与家长的沟通中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状态,从而全程监测和关注学生的成长轨迹。同时,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也要注意技巧,切忌动辄告学生的状,要实事求是反映学生情况,尽量多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毕竟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更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家长也要积极摆脱错误的教育观念,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的需求,既要关心又不过分溺爱。由此可见,家校联合管理和教育学生可达事半功倍之效,既体现了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又有利于拓展班级管理的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绝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之事,这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全情投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教育理念也逐渐成为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推动了班级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使其焕发光彩。育人无止境,管理无边际,作为班主任要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策略,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又不乏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涛.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J].读写算:教研版,2014(11).
        [2]邱百惠.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