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宇
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 221700
摘要:课后作业能够帮助学生第一时间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良好的发散,让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物理知识。初中阶段想要为学生布置合理的物理作业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来对物理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物理一直都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学生只对物理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则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一、核心素养下物理作业分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作业设计具有目的性
教师在对物理作业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如果缺乏原则进行设计,则很难突出物理作业的积极作用。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遵循目的性原则,教师所设计的任何一道题目都要具有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某一重点和难点知识,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知识点巩固效果,同时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作业设计具有趣味性
虽然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褪去了小学的稚嫩,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题目仍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作业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作业优化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趣味性的原则,设计出一个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物理知识和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
(三)作业设计具有合作性
教师在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要凸显作业的合作性。物理知识的综合性较高,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通过自主性的思考来完成,同时还要配合其他学生来共同完成一些学习项目,通过合作性的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能够逐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对学生日后的成长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作业设计具有多样性
初中生对于新鲜的事物会非常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作业优化设计时要具有多样性。如果一直沿用一种作业形式将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失去兴趣,这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思考。但是采用多样性的作业形式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过于陈旧
从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初中物理教学显得十分重要,但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偏差,使得初中物理教学效果始终不尽人意。目前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最为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没有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提高,盲目的将大量的物理知识点以灌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即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一些实验活动,也很少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内。大部分时候都是教师采用演示的方式,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实践运用,学生会逐渐失去对于学习物理的兴趣,这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忽视了物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想要让学生更加高效的掌握物理知识,则要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开设多样化的实验活动来让学生对于理论知识进行验证,但是目前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忽视了物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将实际应用和物理知识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这就使得部分学生虽然能够很好的掌握物理知识,但是并不知道如何将其应用在现实生活中,这不利于学生利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就失去了开展物理教学的积极意义。
三、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一)设计典型的物理习题
教师在对物理作业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多设计一些典型的习题。典型的习题能够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同时还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观念。教师在对课后作业进行设计时,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结合现阶段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融合,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同时也能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例如,当学生在学习能量转化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相应的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将该章节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炉灶的能量利用率进行结合,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入手,分析锅炉利用率较低的原因,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这样的问题既能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能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的物理观念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二)设计具有探究性的作业
教师在对物理作业进行优化设计时要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作业,作业的形式不能仅限于写和算上,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来对知识点进行巩固。例如,当学生在学习与浮力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操作性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来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形式能够让学生更加高效的完成课后作业,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利用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想要高效的开展物理教学工作则必须要以实验教学为基础,通过实验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都会以示范的方式来操作实验,教师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细致的观察,在此阶段学生的整个观察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通过亲自观看远比教师采用视频教学的模式要更加有效,学生能够清晰的看到每个实验细节,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当学生在学习“凹凸镜成像”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为两个不同的学习小组。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两组学生所用的设备都是相同的,但是开展实验的高度却是不同的。两组学生在完成实验操作以后需要做出相应的结论,学生需要根据结构分析造成结论的原因,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凹凸镜成像的相关知识点,与此同时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观察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想要对物理课后作业进行优化设计,则必须要以核心素养为前提基础,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教学需求设计出更符合学生的课后作业,以此来让学生更加高效的掌握物理知识点。
参考文献:
[1]李亚子.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与批改的思考[J].湖南中学物理,2020,35(08):6-7.
[2]秦晓文.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的思考[J].中学物理,2020,38(1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