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辽宁省营口市第十七中学 115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课堂教学不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粉黑”模式。多媒体设备的更新换代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非常舒适、高效的教学手段。数字多媒体的使用使远程学习得以实现,教材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利用。本文主要针对双师教学模式根据互联网的特点进行论述,还详细分析了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如何运用,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双师教学;初中数学:数学课堂
一、引言
双师教育是指两个不同的教师在一个在教室里上课。一个是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远程教学,另一种是现场辅助教学。在课堂上,学生可以答疑解惑,发现和纠正不足,在实践中给予帮助。这种教学方式既能更好地利用优质资源,又能相互作用,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双师教学模式概述
2.1双师教学的概念
双师教学是技术与教学的双重结合。首先,它是教育与科技的结合,因为这种教学方法通常可以通过支持教育和科技来完成。其次,教师与教师的结合是一名资深教师在网络上在线授课,传授新知识,另一名教师作为助教,负责线下活动、与学生互动和辅导。两位教师的混合教学法是双师教学。
2.2双师教学的发展现状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个班通常只由一个老师来教。教学模式相对简单,课堂互动少。这一方面不能促进初中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另一方面也不能促进初中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双师型教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承担着师生互动的双重角色,作为教学的亮点,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但是,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和教学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双师教育的普及还存在诸多障碍和局限。在我国,这种开发尚处于平台阶段,尚未在课堂中得到广泛应用。
直到2015年,K12课外辅导龙头机构好未来开始在其南京分校试运行双师模式,取得良好效果,随后便开始在其一二线城市分校推广,采用强制转化的方式替代了部分面授课程。同年,学而思南京分校也在暑期推行了双师课堂的教学模式,高思也同时正式推出爱学习品牌。另一巨头新东方紧随其后,于2016年在泰安设立首个纯双师分校,并于2017年成立双师东方子公司,全面负责双师业务的运营推广,并迅速在多个三四线城市开设双师分校。2017年是双师课堂快马加鞭的一年,2018年则迎来爆发式增长,双师教室布局数量达到5000+,增速超过100%,双师课堂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3双师教学存在的优势
2.3.1优质师资力量利用最大化
在许多农村学校和偏远山区,教师缺乏导致教育落后和文化缺失。双师培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将优质教材通过这种模式转移到农村教育中。
2.3.2互动模式下的最优化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常常唱独白,扮演角色。在教室里,传统的教师讲课是以课本为中心,为自我讲课为中心,没有兼顾学生的学习习惯。双重教育增加了通过线上和线下与学生互动的可能性,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简单互动,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学生之间的讨论为教学增添了不同的色彩。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烦人气氛越来越活跃,学生的思维也越来越发散。
2.3.3教学模式的创新化
以往的课堂,一支粉笔、一张黑板、三尺讲台成为了教学的标配。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常常感到沮丧和失落。双师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是不同的学习体验。
新的教材,生动的图像和视频演示,两位教师同时授课的教学方法,活跃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带来有趣和创新的知识
2.4劣势
两个教师之间的职能冲突难以沟通,沟通成本过高。一对一模式下,用户无法承担高昂的费用,而一对多模式会削弱教师“关爱他人、失去他人”的教学效果,难以按不同的学生组成班级。
2.5双师课堂的意义所在
双师课堂教育的快速发展,主要是解决由地区造成的不平等问题。因为存在地区差异问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教师素质不平等。在东西部地区甚至不同学校之间,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需求都不相同。此外,目前商学院、社会教育机构、高校在有限的校园面积内开始了新校区的建设异地多校区现象普遍存在,对于不同城市的多校区,更容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三、双师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对策
3.1课堂设计阶段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教案设计过程,两位老师需要做到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准备好自己想要给学生传递的理念和知识。
例如,在准备二次函数的解释时,善于理论传递的教师必须学会如何将二次函数的概念、形象和性质更清晰地传达给学生,而教师则要,善于讲解解题思路和解题能力,需要开发不同的解题方案来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教师需要研究多年来真实的试题,选择难、简题,准备新的题型和解题方法,配合学生的互动教学,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试题,为下一次考试提前做好准备。
3.2教学实施阶段
在初中数学实际授课过程中,两位老师一定要做到分工明确,井然有序。
例如在学习同等和相似三角形的模块中,通过展示多媒体设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本质和判断理论,一定会变得更加生动生动。因此,有必要把重点放在远程教学的讲解上,上课的重点也应该放在教师的主要内容上。学生可以通过快速链接和实际问题练习帮助他们判断和掌握。那么另一位老师就要锦上添花,在教学中起到辅助作用,在学习变量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不难解释一个概念,即最重要的是解决线下教师需要的问题思路和方法,多从一个到一个互补的问答,让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增加互动和发散思维,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多做课堂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3.3课后总结阶段
一堂课结束并不意味着老师的课已经结束。无论课堂有多完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数学是不可预测的,尤其是初中的数学,许多知识点很难理解。老师们以为说得清楚透彻,其实学生们的掌握水平并不理想,两位老师必须在不同层次、多方面进行交流,总结课堂上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思考他们在教学中的不足,对这些情况进行详细讨论,总结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写在下一个课程中,争取每堂课都有新的进步和突破。
比如,学生是否了解匹配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证据概念的一般性质,是否能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不同的思维方式找到解决方法,是否存在情境,个别学生无法融入课堂,课后作业的完成与课堂影响程度是否相符,这些都是教师课后必须总结的部分。只有这样,下一节课才会更完美
四、结论
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教育不再是传统的僵化的“课堂”。无论是教育形式还是硬件,都面临着重大挑战。由于双师教学在整个数学系统中起着过渡性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双师教学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双师发展的误区和缺陷,充分发挥其效益,使初中数学教学生动有趣,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东平.浅议双师型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20(56):87-88.
[2]王幼玲.“双师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