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梁华院
[导读] 小学生的学习阶段主要是为各个学科打基础,小学生在脑力发育和思维建构上还不完善,并且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
        梁华院
        大新县雷平镇中心小学 广西 崇左 532312
        摘要:小学生的学习阶段主要是为各个学科打基础,小学生在脑力发育和思维建构上还不完善,并且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老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和加强教学效果,需要采用更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将孩子们引入知识的海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引入教学游戏就是个创新的方法。由于学生们还无法将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合理化想象,所以运用教学游戏把抽象知识进行具化就是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上设置游戏超出了学生们的认知范围,他们会被老师的开创性举动所吸引,从而把注意力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这对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思维的锻造大有益处。
        关键词:小学生;教学方法;教学游戏;大有益处
        小学生会被有意思的事情吸引,老师如果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就能让教学变得事半功倍。数学给人的印象是枯燥乏味的,学生们往往因为这种枯燥乏味失去对数学的探索欲望。再加上数学知识抽象,不易在生活中被实践观察,所以数学又因为与学生生活脱节,而让他们觉得更加厌烦。很多老师没有采用正确的教学手法让同学们认识到数学的乐趣。教学游戏如果能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将让同学们领略到数学也可以很有意思,在游戏中,学生们更容易掌握知识,增强对规律的理解。本文将对教学游戏在数学课堂产生的积极效果和实践操作性进行简要分析。
        一、运用普通教学手段的数学课堂遇到的教学瓶颈
        (一)以应试教育为目标
        数学是学生学习阶段的主要学科,并且在考试中占据的分值很重,所以老师过于关注学生们是否掌握了知识点,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知识点解决数学问题。家长们对数学老师的教育也给予了期待,但是这种期待也是希望老师通过教学让孩子们大大提升数学成绩。这些综合压力让传统数学教学被绑手绑脚,不能进行教学手段的大胆变革。但是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应该是建构孩子的基础数学思维,培养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但是传统教学思路让孩子的数学学习舍本逐末,教学没能展现积极效果。
        (二)课堂枯燥,学生没有兴趣听
    老师基于应试教育的理念,所以在教学手段上难以创新,这就产生了连锁反应。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那些抽象的知识用定理和模型的方法被介绍给学生,学生先要机械地进行记忆,然后通过例题训练来测试自己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点。整个学习过程单调乏味。学生一旦在课堂上走神,很可能就错过了一些关键知识点,因此他们的数学成绩也很难理想。
        二、教学游戏运用于数学课堂的积极效果
        上述传统教学法的教学困境已经深刻揭示出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进行变革,如果不变革,陈旧的教学手段将继续束缚老师的教学能力,学生们依然找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没有乐趣,小学生就很难获得知识、能力、水平的提高,从而造成恶性循环。运用教学游戏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手段革新。教学游戏能产生一些积极的教学效果,具体如下:
        (一)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
    数学游戏能让学生发现数学蕴含的规律和乐趣,各种教学游戏的使用能让小学生摆脱对数学的刻板印象,重新用积极的态度投入数学学习。在游戏中,学生们的注意力被快速抓住。在游戏中,同学们通过观察,建构了基本的数学逻辑。老师要在游戏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这样他们才能掌握正确的思考模式。方法对了,学生们就能快速熟悉知识。

比如,老师准备乐高游戏,学生们在课堂拼乐高时能够观察三角形和圆形的性质,指导三角形有三边和三角构成;而对于圆来说,最关键的属性要素就是半径。
        (二)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化解到游戏情境中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小学生还不具备抽象思维,所以老师只能运用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事物相结合。在教学游戏环节中,同学们能将注意力投入到事物的观察探索中,这比普通的具体事物展示更能让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
        (三)游戏互动增强师生间的了解
    在游戏的互动中,老师能够增进对学生的熟悉,这样才能因材施教。老师掌握了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就能在备课中围绕学生进行有益的教学设计,这样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学生们在游戏中也能增强对老师的熟悉,因为老师过往的权威印象,造成他们不敢和老师进行沟通,老师也因此很难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但是学生一旦了解老师并不那么“可怕”,就能积极与老师互动,这样师生氛围和谐了,教学过程就更顺利了。
        三、教学游戏在具体数学课堂实践中的应用
        (一)根据学生兴趣设计游戏
    老师要了解到学生们中现在的流行趋势,再根据这种流行进行游戏设计,这样才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设计思路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尊重,也只有尊重学生,老师的教学手段才能顺利得到实施。例如,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中的《方向与位置》章节,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日常活动和兴趣,设计木头人游戏,就是选择一组学生,再从这组学生中选择一个人出来站在中央,其他同学向四周延伸定住,中间的学生要记住其他同学们的位置和动作;然后中间学生闭上眼睛,喊木头人快快跑,其他同学们变换位置和动作;最后中间同学喊:木头人,定住!其他同学就不能再动了,中间同学要说出其他同学的位置和动作变换情况;中间同学如果答对了,他就留下,如果他答错了就淘汰,剩下的同学继续游戏,直到游戏结束。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学会观察方位和位置,学生们在有趣的游戏中增强了章节知识的了解,掌握了运用能力。
        (二)多媒体参与游戏互动
        在教学游戏中,老师可以让多媒体设备参与进来,这样能渲染课堂游戏氛围,学生们能感到游戏更好玩呢,并且多媒体还能更好地将知识点与游戏进行融合。小学生们很喜欢在线游戏,他们对网络游戏很有兴趣,老师可以设计简单的多媒体游戏,让学生们用在线小游戏增强对章节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中的《乘法结合规律》章节,老师可以在多媒体上设置一连串的乘法相乘游戏,让同学们抢答,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多,最后对答得好的同学给予小小奖励,这样能让学生增强荣誉感,让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自信,这样更有利于老师的日后教学,学生也能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结束语:综上所述,数学学习也能被发掘出乐趣,这就需要老师进行积极的教学设计,将教学游戏引入课堂环节。这样不仅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也能让老师的教学产生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宇晴.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81.
        [2]苏锐娟.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窗(教师版),2020(10):23.
        [3]徐静.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的重要性[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8):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