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兵
重庆市开州区赵家街道中心小学 405401
摘要:应试教育理念下数学教学,教师主要是以学生的数学成绩为主,忽视了数学的核心素养,使得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较多的数学知识,但是缺乏一定的综合素质能力。作为教师,不仅要在数学教学中认识到核心素养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前言:
学生的意识中数学就是解题,只有解题能力提高了,数学成绩也就提高了。这种意识不仅不利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他们的这种学习意识主要是受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造就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学霸”。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改进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不但让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重要性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满足自身成长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在数学学科中学生应该具有的能力和素质。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数学主要是以符号呈现出来的,是数学和符号在各种定理之下的运算。学生应该具备一定数感和符号意识,能够理解数学符号之间的运算规律。其二,学生学习数学并不是仅仅是为了考试,重要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模型构建思想,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现在生活中各种领域都会运用到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这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其三,学生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空间几何想象力。数学主要包含数学和几何两个部分,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图形与数字几何联系起来。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核心能力,这才是数学核心素养最重要的内容。
二、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改进教学理念
社会在发展,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在发生改变,在传统教学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要想学生具备较好的核心素养,教师首先要具备较高层次的数学专业素质。因此,必须根据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建构教师的目标、课程、模式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切实悟透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与数学核心素养的紧密联系。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离不来核心素养,基本技能的提升体现核心素养,基本思想方法更反映核心素养,基本活动经验的目的也是培养核心素养。在教学设计中,要将“四基”目标的达成与核心素养的发展有机结合,充分考虑数学教材内容所蕴含的核心素养,努力通过教学过程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四基”目标有效实现的同时,培养核心素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改进教学理念。理念的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去进行教学实践。不断的实践中去改变教学理念,从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融入核心素养。
(二)改进教学方式
教师不同的教学方式将会养成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核心素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出发。
例如,在传统的几何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利用板书将几何图形画出来,让学生理解图形,这样不利于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几何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手工、游戏的教学方式,借助模型、积木、剪纸等各种形式,让小学生真实地感受几何,从而对这些图形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师还可以为小学生设计一些几何图形题目,让小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利用积木去拼接这种图形,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生在拼接过程中肯定会存在各种问题,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小学生的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和符号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大量的题目训练,数学课堂上还可以采取竞赛的教学模式。从小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为他们选择一些合适的数学题目,然后进行抢答,抢答的模式可以带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小学生的数学潜能,对于答对题目比较多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一定物质或者是精神上的奖励。这种教学模式还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渴望成功,渴望被肯定是小学生的天性,都希望表现好得到教师的表扬,因此,这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教师还可以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提高小学生的推理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主要是教师将知识归纳总结好了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的机会相对较少,不利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推理能力的培养。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是给与小学生最大的学习自由,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个体潜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去学习数学知识。在主动地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通过集体讨论、查阅资料、理解资料、总结资料等方式,使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课堂上得到完美的体现,既能让学生学习到数学知识,又能够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还能提高小学生合作意识。
(三)改进教学评价内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既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总结,又是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传统教学评价主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这是一种外在评价,没有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去考量,没有从学生的学习品质出发的,这种评价结果忽视了数学的核心素养。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创新的评价指标和内容,通过评价切实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全面提高。
总结:
小学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关键阶段,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改进教学理念,还要改进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思考、分析数学知识,在长期的锻炼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计算技能和思维能力。让枯燥的数学成为生活的工具。总之,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重视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陈凌芳.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012):152-153.
[2]曾万强. 谈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落实[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17): 231-232.
[3]张公武.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落实德育纲要[J]. 新一代:理论版, 2019, 000(013):P.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