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华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小学 四川省眉山市 620860
摘要:本文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基础知识的梳理为依据。鼓励学生主动建立错题本,进而更好的抓住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提升计算题正确率的相关教育策略。为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参考,在开展计算机教学实践时,教师需要注重经验的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高段小学;数学计算题;正确率;教学策略
一、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题教学不能忽略,很多学生的计算题正确率不够理想,这一点与学生数学知识的吸收程度和学习效果密不可分。另外,有的学生计算能力较差。因此,在完成计算题作业时出现了许多不同程度的学习困惑及压力。整体的计算成绩和计算能力与教育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高段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的现状
(一)无视基础的牢固梳理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跟上教师的步伐。对于解答计算题来说,学生的基础最为关键。如果学生连基础的数学知识都无法牢固掌握,就难以保障计算题的正确性。但是,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教师没有意识到计算题正确率的提升要求,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的牢固梳理。很少有学生能够在不同的习题练习中,了解其中背后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并进行简单总结。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相对较差,学生无法实现一般高特殊以及特殊到一般的顺利过渡。很少有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深化个人已有的数学知识。数学基础不够牢固,因此举一反三的能力无从谈起。另外,有的数学教师没有结合基本的数理知识开展教学活动。在数学计算题上所花的时间较少,因此学生计算题的正确率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还未构建良好习惯
习惯对学生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对于小学高段计算题教学来说,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确保学生养成正确的而解决习惯,才能够为计算题正确率的提升打下扎实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不管是学生个人还是教师,都没有意识到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价值。教师直接以集体习惯的引导为主,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来帮助每一个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良好习惯。很少有教师能够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鼓励学生自主审题。学生也非常的被动,在审题的过程中比较粗糙和粗心。另外,极少有学生会养成自主检验的习惯。忽略了对最终答案的分析,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较差。因此,整体的高段小学数学计算题正确率大打折扣。
(三)忽略错题集的建议
错题是十分珍贵且特殊的教育资源,这一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有助于全面提升计算题的正确率。但是,有的数学教师直接跳过这一环节。很少有学生能够建立自己的错题集,因此在解答相同的题目时学生会出现同样的错误。这一点使得小学生对数学计算题存在许多天然的畏难的情绪。另外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还不够强大,因此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很少有学生会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循序渐进的分析。学生抽丝拨茧的能力较差,无法真正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对错题集的认知还不够深刻。因此,学生没有在课外留出一部分时间来建立自己的错题集。
三、提高高段小学数学计算题正确率的教学策略
(一)牢固基础梳理
作为学生解答数学题的基础及前提,学生基本的数理知识必不可少。如果学生对基础数理知识还存在许多认知上的偏差,那么在后期结题时就非常容易出现失误。在高段小学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数学基础知识,牢固学生的数学基础,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个人的计算题正确率。比如最新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运算法则较为复杂,基础知识的学习是第一步。学生可以在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前提上,找到习题的解答方式。在完成反复的练习任务后,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梳理知识的简单总结。通过一般推向特殊然后再回到一般,整个学习过程比较复杂。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深化,并且能够牢固个人的数学基础。小学高段数学的基础知识细致,教学方法必不可少。教师需要利用这一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鼓励学生从基本的数理知识出发,自主解题、高效解题。
(二)构建良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能够让学生获益终生。对于高段小学数学计算题学习来说,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必不可少。教师需要关注学生解决习惯的规范,让学生能够自主理解不同的解题效果。因为了为学生其他阶段的知识学习做好铺垫工作。其中集体习惯的指导比较复杂,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是核心。教师需要确保学生做到认真书写、规范书写、工整书写。数学计算竖式需要做到上下对齐,并且保持合理的间距。另外,学生的认真审题也不容忽略。很多学生出现了审题不清楚并且直接作答的问题,因此最终的正确率无法得到保障。对于高段小学数学来说,学生的正确审题尤为关键。教师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关注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在反复检查的过程中找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漏洞以及偏差。学生的自主估算习惯也非常重要,拥有较强估算能力的学生往往能够在解答计算题时做到胸有成竹,最终的正确率也能够得到保障。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切实提升学生的计算题正确率。
(三)建立错题集
在提升学生计算题正确率时,错题集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养成建立自己错题集的习惯。比如在讲解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探索规律时,教师可以有效汇总自己在前期学习中所做错的题目,加深学生对错误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警惕,尽量避免学生出现二次失误。这一点有助于小学生的计算题学习。有的学生在自主做题时会变得非常马虎大意,最终的计算结果错误。教师则需要关注学生的审题过程,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错题汇编成册,为学生的后期自主复习提供依据。学生也能够意识到自己出错的原因,个人的认知能力得到了锻炼。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错题的简单总结以及归纳,规范个人的解题行为以及思考方向。理顺个人的思路,构建完善的逻辑思维框架。
四、结语
对于小学数学高段计算题教学来说,学生正确率的提升是重点。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了解一下学生解题能力的各个因素。关注计算题教学与其他教学板块之间的异同点,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巧。切实提升学生的计算题正确率,只有这样才能够突破传统高段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中所存在的各类失误和障碍。
参考文献
[1]卞文霞.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题纠错方法的思考[J].学苑教育,2020(14).
[2]屈蓓.小学中年级数学计算题错误的应对策略[J].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2020,000(0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