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艳冰
广西省南宁市兴桂路小学530000
摘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往往较弱,为了培养学生相应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注重于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课的教学模式的探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对课程进行创新与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在创新的教学模式之下更好的学习,通过情境教学、分层教学的模式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进而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低年级 计算课 教学模式
引文:在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水平较之小学中高年级有所欠缺,许多学生在进入小学前从未接触过数学方面的内容,即使是二年级已经经过一年学习的学生,对于计算也往往是懵懂的,许多学生甚至不能正确理解数字的含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新思想进行新型的教学,改变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课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综合数学素质,
一、当前低年级计算课存在的一些问题
1.1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老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低年级的小学生往往喜欢新奇有趣的教学方法,但当前许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仅会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使得学生对学习数学计算不高。在计算课中,许多的数学老师仅仅只是出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或是利用老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背计算结果”,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并挫伤学生参与计算课的积极性,甚至于产生厌学心理。传统的计算课仅注重于让学生求得题目的结果,而不注重对学生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也很难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形成了学生与教师“双输”的局面。
1.2教师未能因材施教,未能合理进行分层教学
由于学生家庭或天赋的影响,部分学生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数学计算的方法,甚至于一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培养已经有了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水平,但还有一些学生受限于天赋或成长环境,无法理解数学计算的含义,甚至于无法计算个位数的加减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两种学生往往同时存在于一个班级体之内,但许许多多的教师都无法做到合理的进行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程度与天赋进行分层教学,这是当前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若不解决这一问题,拥有较强数学水平和计算能力的学生相当于浪费了数学课的时间,一部分学生还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对这个年纪的学生而言这是一件极为不利的事情。而对于那部分水平较为低下的后进学生而言,这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面对逐渐推进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学生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以至于自暴自弃。在一个班级体中若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合理的因材施教,正确的进行分层教学,则会对程度不同的学生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课应正确进行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1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进行情境教学的方法
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总是喜欢各种各样的情境,如果能将情境融入教学之中,那么定能激发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有学习热情。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当在课前合理设置情境,设计出能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教学。
并在课堂上将学生引入情境,课下继续借助情境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之中自觉自主的学习,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得以拥有更加良好的学习状态,例如,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查阅学生最为感兴趣的漫画书,并结合漫画书中的角色布置情境,引入数学问题,让学生“帮”书中的人物解决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也应当合理的对情境问题内容进行补充,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教师可以用漫画中人物为例对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沉浸于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学生喜欢的故事和角色将学生引入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完成学习任务。
2.2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情境教学的意义
传统模式的“说教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在这个新时代,教师采用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给他们在情境中学习的机会,他们才能发挥自身最大的潜力。小学低年级学生都有一种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期望,而情境教学法正是给了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在应用的同时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课效果,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大的意义。
三、进行分层教学的意义和方法
3.1进行分层教学的方法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科目的实际教学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水平进行评估,并将学生的学习水平分为不同级别,针对不同级别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针对学有余力甚至拥有超出低年级计算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拓展一些内容,对于普通的学生,教师则应该在计算课中巩固其基础,而对于水平较差的“后进生”,数学教师则应当从基础教起,为其补习计算的基本原理,并回顾所学内容,防止这部分学生因为“跟不上”而无法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3.2进行分层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成长环境、智力发育等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较大,班级之中可能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在数学这个科目之中,两极分化现象尤为明显。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必须对每一名学生采取针对化的教学策略,将班级中同学的水平分为数个级别,并为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与任务,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进行分层教学有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学习,对于本身水平较高的学生而言,数学科目进行分层教学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平时课程的基础上有望“更上一层楼”。而对于水平较差的学生而言,分层教学能够让他们不至于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因此,分层教学能够让每一个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结语:在小学低年级的计算课教学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合理采取情境教学法与分层教学等多种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与因材施教,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最终实现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J]. 孙晓霞.??家长.?2019(12)
[2]趣味性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陈雪梅.??读写算.?2020(03)
[3]核心素养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落地[J]. 徐曼丽.??读写算.?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