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芳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华舍中心幼儿园 312000
摘要:音乐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良好方法之一。幼儿音乐感受力决定着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怎样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好奇心,使幼儿在耳濡目染中,自然而然学会理解不同的音乐作品的能力,让幼儿在音乐教育中,逐渐形成自我认知,让意志力,情感感受力,稳定性,个性等特质健康发展。幼儿园在培养幼儿音乐感受力方面,可以适度加大力度,比如多举办与音乐有关的集体活动,让活泼好动的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本文主要探讨一下幼儿音乐感受力如何培养,幼儿园目前开展音乐感受力现状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幼儿音乐;感受力;培养
前言:
优美的音乐对于幼儿身心的全面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园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更可以影响幼儿听力系统,乃至全身各脏器的良性成长。音乐教育让多动、爱动的幼儿,有机会协调自己的肢体行为,更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力、辨别力,并能让幼儿的性格向阳光快乐方向发展。幼儿年龄小,对音乐的辨别能力全部依赖幼儿音乐教师的启蒙。音乐是由旋律、节拍、音符、节奏这些抽象的符号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让幼儿从小习惯音乐的陪伴,幼儿音乐教师就要将音乐尽量用形象化的方式展现出来。
一、对幼儿音乐教师感知力培训,提高幼儿园对音乐感受力培养的重视
音乐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日常课程之一,也是幼儿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感受力教育往往被幼儿音乐教师忽略,其实,提高幼儿音乐感受力,才能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好的音乐教育是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助力。幼儿音乐教师自身的音乐感受力教授能力,也决定着幼儿能接收到多少音乐感受力的培养。
幼儿成长阶段,接受音乐熏陶是为孩子们从小培养对艺术的接受能力。任何机械的、重复的、僵化的教学模式,都会损伤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能力。所以,定期对幼儿音乐教师进行音乐感受力等课程的培训,让教师随时掌握最新的幼儿音乐教学模式,及时调整已有的教学方式,让教师在自我提升中,更好的为幼儿音乐教育发展做出努力。幼儿的音乐感受力是在长期的音乐教育中,逐渐增强的,所以,幼儿音乐教师的培训也应该长期进行。
二、教师宜选择恰当的音乐,提高幼儿音乐感受力
音乐素材的选择,对于幼儿音乐教师来说也非常重要。幼儿音乐教师最好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决定选择哪一类音乐素材。幼儿的听觉系统还不够健全,耳朵内部构造还没有发育好,所以,教师在选择哪一类音乐素材方面,一定要挑选那些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章节结构等等,都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多增加幼儿音乐感受力方面的培养,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将家长请出来共同参与。让家长了解培养音乐感受力对幼儿艺术感知能力,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在如何挑选音乐素材方面的经验,也可以与幼儿家长互相交流。不同的音乐素材有不同的音乐特性,会对幼儿产生不同的听觉感受。
比如含有各种大自然声音的轻音乐,节奏轻快的儿歌,歌词灵动亲切,容易学唱,音域适合幼儿音带发育情况,节律富有动感,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指导幼儿边学边唱,让幼儿在互动中提高音乐感受力。
三、教师培养幼儿音乐感受力,应从日常教学中入手
培养幼儿音乐感受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需要教师应用多种引导手段做铺垫。有些音乐幼儿听起来可能比较吃力,过于抽象的表达方式,也让幼儿感受不到音乐的美感。这就需要幼儿音乐教师,借助导入教学手法,在幼儿聆听音乐时,慢慢引导、启发,激发幼儿自身具有的音乐感受力。这种感受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累积。随着幼儿在生活中的经验逐年增加,在幼儿园音乐课堂上,理解音乐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加。
幼儿多动好奇,有研究者在考察幼儿园音乐课堂时发现,一部分幼儿音乐教师并不会运用导入环节,而且,这个问题还很普遍。导入环节是让幼儿在听音乐培养音乐感受力前,先接受音乐教师的铺垫引导,在引导中获得相关的体验经验。让部分不能快速理解的部分幼儿,也能在学习中得到培养。运用好导入环节,可以让幼儿更好的接受音乐感受力的培养,让教师投入的精力起到良好的效果。培养幼儿需要超级耐心,幼儿音乐教师大多数都是孩子喜爱的老师,只要音乐老师做好引导,将幼儿的思维方向引向教师希望其发展的方向。
四、教师应灵活运用音乐素材,针对幼儿个性培养其音乐感受力
幼儿音乐老师年龄普遍年轻,怎样多关注幼儿的心理特点,多从幼儿角度思考问题,将成人视野降低到幼儿的高度,不用想当然的一刀切模式培养幼儿,是目前幼儿音乐教师,还有所有幼儿教师应该深刻思考研究的问题。幼儿的性格都在发育阶段,性情很不稳定,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是不现实的事情。幼儿音乐教师在幼儿没有按照规定完成舞蹈动作时,切忌用训斥责骂的态度对待幼儿。
幼儿心理娇嫩脆弱,并不会理解教师的真正意图,只会因为教师的恶劣态度而对教师教学产生抵触情绪。事实证明,打骂孩子只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产生负面影响,并不会起到教师期望的作用。在育儿教育中,幼儿音乐教师的作用不容小觑。大多数幼儿音乐教师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拥有很好的音乐表现力,只要在与幼儿教学交流中,多些互动,多些耐心,多鼓励少批评,让幼儿都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音乐感受力在幼儿身上稳定发展。
结语:
幼儿音乐教师为培养幼儿音乐审美打下基础,虽然短期内看不到什么大变化,但是对幼儿个性长远发展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幼儿在幼儿园里对幼儿教师从陌生、熟悉、到依赖的过程,需要幼儿教师用爱心,耐心,还有尊重来教育陪伴幼儿。其实,在幼儿园阶段,幼儿园教师的陪伴意义大于教育意义。在陪伴关爱中成长起来的幼儿,在幼儿音乐教师的引领下,每个幼儿的音乐感受力都会得到良性发展。虽然并不是所有幼儿长大后都会选择做与音乐有关的工作,但是这种对音乐感受力的培养,会在幼儿的成长道路上持续发力。幼儿音乐教师也应该将幼儿音乐感受力的重要作用与幼儿家长交流,让家长也能重视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音乐感受力在幼儿身上会起到长期作用,幼儿音乐教师可以建议幼儿园举办更多的音乐活动,这样对提升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青[1]. 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幼儿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培养实践研究[J]. 好家长, 2018, 000(087):P.79-79.
[2]陈燕娟. 大班幼儿音乐体验式教学的策略研究[J]. 文存阅刊, 2019, 000(00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