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陈春丽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部分就是阅读和写作。
        陈春丽
        福建省连城县实验小学 3662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部分就是阅读和写作。阅读和写作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通过开展高效的阅读和写作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对于学生日后的成长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写作教学更具难度,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来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提高,以此才能促进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想象能力;教学策略
        想象力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从小就能具备良好的想象力则能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想象力是最为主要的一种能力,既能让学生快速高效的完成写作任务,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想象能力萌芽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多种方式来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果教师能够把握好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则能为学生创造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之所以一直强调要重视在进行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因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具有许多积极意义,首先能够让小学生更加全面的看待新事物,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事物并没有一个十分准确的认知,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呈现出片面性的特点,但是通过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总能让学生更加全面的对一些新事物进行认知。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写作兴趣全面激发出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看待同一个事物,这样能够使学生所写的文章更具张力,随着多次的练习,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得到极大提高。
        除了能够让学生更加科学的对待新事物以外,同时还能让学生形成一种完善的思维模式。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学生每天都会有许多奇思妙想,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奇思妙想表达出来,通过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来让学生将奇思妙想的能力应用在写作方面,这样能够使得学生的作文更具个人特色,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极大的发展,这样会使得学生具备更加完善的人格。
        二、小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文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在当前小学语文作文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是围绕教材进行作文教学的展开,导致作文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让学生误认为作文学习对于实际生活并没有太大用处,导致小学生并不能从作文学习中得到乐趣,所以的学生作文内容只能通过想象去编造,导致作文训练得不到理想中的效果,影响作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对于作文教学工作的展开只是围绕课本进行,对于教学方式没有与时俱进进行积极创新,导致学生对于作文训练缺乏学习兴趣。这也是造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有待提升的另一重要因素。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理念陈旧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对于作文教学工作的进行中,部分教师依然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学过程中依然侧重于培养学生语文理论基础围绕课本教材进行展开,过度关注小学语文学生的识字和背诵状况,严重忽视了作文教学。

上行下效,长此以往学生便会认为作文教学不重要,不是老师要检查的学习内容,会逐渐丧失对于作文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等到中高段在进行强化训练,因此在忽视了学生的作文能力训练,导致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堪忧。
        三、小学语文写作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策略
        (一)带领学生感受大自然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不断的提高。首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的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想要写出好文章则必须要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写作素材。小学生的写作素材源自于生活和自然,教师如果只是让学生一味的对优秀文章进行仿写则很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学生的思维还会被束缚,所写出的文章枯燥乏味,不具备个人特点。但是教师如果能够带领学生去感受自然,既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也能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教师不应该将教学工作完全束缚在课堂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多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用心去观察大自然中蕴含的奥秘,这样才能为学生日后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所写出的作文也会更有生命力。
        (二)帮助学生培养立体思维
        想要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提高则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当学生具备良好的立体思维以后才能将静态的画面进行立体化的转变,使得描写出的场景更具活力。由于小学生接受教育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思维还并不完善,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立体思维进行专项训练。首先要鼓励学生多对立体事物进行描写,从多个角度对立体事物进行观察,掌握立体事物在不同角度下所呈现出的形态,在观察的过程中多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能够对事物有一个更好的认知,从而在脑海中逐渐建立起一个立体化的形象。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动手制作一些立体式的小工艺,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极大的锻炼。这对学生立体思维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采用竞赛课堂的模式
        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改成竞赛的模式,在课前教师需要对规则进行拟定,然后宣布相应的作文题目,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写作小组,让每个小组对相应的作文题目进行写作。小组合作写作的模式能够将每个学生的思想进行融合,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其他学生的优秀写作技巧以及模式,这更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在完成作文以后,教师需要对每一组的作文内容进行点评,然后评选出最为优秀的一组,给予优胜组相应的奖励,通过这种竞赛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当学生在学习完《慈母情深》以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仿写的方式来进行创作,学生刚学习完后对于文章的结构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此时都让学生进行仿写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更加高效的完成写作任务,当学生从小具备良好的想象能力后,能够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国艳.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途径[J].试题与研究,2020(28):185-186.
        [2]陈丹霞.探索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课外语文,2020(10):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