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效鹏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710124
摘 要:大学生在步入校园以后,班级就是其日后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其学习成绩以及性格养成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高校班级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高校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日常管理制度、干部选拔制度以及学习制度等制度实施情况,期望能够提升高校班级管理制度化实施效果,改善高校班级管理状态。
关键词:高校;班级管理;制度化
高校是为社会各个行业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而高校班级的制度化建设则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性格意识形成。鉴于大学生多数已经成年,具备表达自己观点和决定自身行为的能力,因此高校班级管理注重民族化,由大学生自身承担班级管理责任,并着重树立其主人翁意识,在进行班级制度制定的时候,也以大学生为核心,期望能够帮助其形成民主化社会意识和基本法律规范意识。
一、高校班级日常管理制度实施
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日常管理是重点内容,因此需要针对日常管理构建明确的日常管理制度。首先,先对学生的需求展开调查,了解学生在班级日常管理方面的需求服务,然后结合班级各项活动形式,促使学生在遵从日常管理制度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内,并在活动当中获取归属感和荣誉感。而学生则会在该活动中掌握处理利益群体的主要方法,并且能够协调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1]。其次,日常管理制度可以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其能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不断培养自身的管理能力。最后,高校可以组织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校园活动,该活动将要求学生以班级的形式来参加,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参与该种帮助班集体获取荣誉的活动,其能够充分呈现出学生所具备的独特价值,也能够让学生具备足够的空间形成独特的个性[2]。
二、高校班级干部选拔制度实施
高校班级管理并不是以班主任为主所开展的管理活动,而以班干部为核心来开展管理工作,班干部的选拔制度至关重要。高校制定明确的班干部选拔制度,而各个班级则根据学生自身的想法落实班级干部选拔制度。具体来讲,班级干部在选择的时候将会遵从德才兼备、公开公平以及所用其长的原则,其中德才兼备的主要目的是想要挑选学生当中比较优秀的人才,促使班级干部在整个班集体当中具备一定的思想先进性,其能够严格遵从班级管理制度来完成管理工作[3]。
而公开公平的原则主要是指干部选拔阶段需要遵从每个班级成员的意愿,由学生自行举手或匿名投票的方式来选择自己心目中的班干部。用其所长主要是指班干部选拔期间需要呈现出特长,能够更好的将自身特长发挥到班级管理当中,从而有效服务学生。班干部除了要在选拔的时候注重制度落实以外,在培养的时候同样要充分遵从制度。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班干部本身需要具备过硬的综合素养,其不仅学习沉积要优秀,也需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因此,辅导员需要注重班级干部培养工作,为其指导作为班级干部需要承担的责任,要求班级干部在了解班级现状的情况下,能够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或者是学习期间所遭遇的困难[4]。
三、高校班级学习制度实施
高校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促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为此,高校针对班级学习制定明确管理制度,并且要求学生按照如下方式实施学习制度:一方面,新生在进入到大学以后需要先了解自身专业的教学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教师将为学生提出专业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探索欲望,此时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专业学习情况均成为后续高校对学生展开综合评估的重要指标。高校将对学生制定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且引导学生自行制定近期、中期和长期学习目标,逐渐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另一方面,班级学习制度实施需要从思想政治管理的角度开展。班级将定期组织班风建设和学风建设活动,并且从品德、思想等多种角度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展开评价。每个学期都将总结出评价结果,并且将综合测评结果展示给学生,此时学生能够明确自身在当学期所做出的优秀贡献,并且明白自身所存在的学习弱势,其能够进行自我调整,最终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需要以制度的方式强化班级管理,为大学生营造更加轻松且愉悦的学习环境,促使其在班级当中生活和学习时能够具备主观能动性,且具备自主管理意识。高校需要注重对每个学生的行为观测,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也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为其制定合理的制度约束,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个性,避免其过早受到社会不良信息的干扰。
参考文献
[1]曾琴. 高校实施人性化班级管理的价值与追求[J].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0, v.49;No.218(05):165-166.
[2]韩静. 学分制改革视域下高校班级管理对策探析[J]. 中国轻工教育, 2019, 000(003):30-33.
[3]张前贵. 新时代高校学生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 003(008):178-179.
[4]张宝龙. 基于对标管理理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策略探索——以陕西H学院为例[J]. 报刊荟萃, 2018(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