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辽川
四川省岳池县翔凤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系统和教育观念也在不断的创新,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所采用。微课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视频为中心,在视频中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以及记录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开展的教育工作,让学生在趣味的视频教学中获取知识内容,掌握课堂教学中的相关知识,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教学;有效穿插
引言:现如今,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微课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遵照一定的认知规律,向学生们呈现碎片化、记忆性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课程当中的教学知识[1]。所以,为了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也应该充分利用微课的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微课教学的基本概念
微课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向学生展示课堂教学的视频片段,同时也包括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课件、习题等内容。微课教学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资源容量小,主题突出、内容具体,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成果简化、多样传播以及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等特点。微课按照传统的教学课堂可以分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等多种形式。优秀的微课设计主要靠明确的主题来支撑,教师要确定微课视频的传递内容和目标,有效的将微课教学模式运用到初中数学的教学环节中,督促学生认真观看,以达到增强学生记忆的作用。
优秀的微课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课堂的效率和成果,最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见微知著,小课堂大教学”,这是微课教学模式的口号和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微课的设计过程中,做到以小见大,完善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用微课的教学模式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主体还给学生,让学生动手去做,从根本上领悟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并且教师应该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心理变化,帮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完善学生的知识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利用微课教学,引导学生有效预习
凡事欲速则不达,学习数学亦是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素质,针对性的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要想有效的提高数学课堂的效果和质量,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全面发展的阶段,每位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征都有所不同,导致教师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无法全面的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要在课程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利用微课的教学模式,将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课堂的效率。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章节中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一课为例,教师在课上开始前要引导学生“我们已经知道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以及初步了解了等式的性质。
那么,同学们知道如何利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来解一元一次方程吗?”随后,教师可以例举关于解方程的问题,带领学生了解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做法。并且在课程结束后,运用微课的教学模式,将同类项和移项的相关内容以视频的形式再次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印象,更深刻科学的分析相关内容。
(二)巧用微课教学,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是衡量数学课堂的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理解的重要标准之一[2]。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单纯的向学生讲解某些知识点,并且布置相应的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教师了解学生是否理解教学课堂中重难点的唯一途径就是判断学生课后作业的正确情况,这样的方式过于片面单一,无法精准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时,老师就应该巧妙地运用微课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中的教学重难点以视频的方式进行简化和具体分析,将趣味性融入进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的内容知识,提高课堂的效率。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章节中的“相交线”一课为例,本节课程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解题方法。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讲解时,要突出本节课程的重难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手段,向学生生动形象的解释顶角相等的含义。并且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以及性格特点的差异性,有针对性的设计微课教学,将该节课的重难点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展现给学生,促进学生有效的理解重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促进课堂的教学成果。
(三)智用微课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之间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3]。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点之间的必然联系,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把握相关知识。因此,提高初中生学习效率是数学教师手的首要任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用不同的手段带领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脉络,掌握知识的具体内容,懂得如何运用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初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相关情境,满足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求取知识的欲望,促进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行为。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智慧的运用微课的教学模式,引领学生疏导相关知识,巩固课堂的知识内容,促使学生科学的、有效的完成课后作业。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章节中的“平行线”一课为例,教师在进行讲解平行线的教学内容之前,应该带领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学习的相交线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掌握两个内容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入“平行线”的教学,巩固了“相交线”的知识。并且在这两节课的微课教学中,要将两节课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学,让学生从整体上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相交线与平行线”章节的内容知识,进而帮助学生有效的把握平行线和相交线之间的各种联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的教学模式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方面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但是,微课的教学设计只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巧妙运用、智慧使用,更需要学生给予一定的反馈和支持,以此促使微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帮助学生在趣味性的视频学习中掌握课堂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最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率,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月秀.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7.
[2]于云.利用微课培养初中生数学逆向思维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3]唐道喜.初中数学教学下微课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