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林志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涪陵 408000)
摘要:据调查,高职类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学习目的缺失的现象,缺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文章从学习动机的分析出发,结合心理学及行为学的相关研究,探讨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活方法,以期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学习动机;高职学生;激活方法
How to activate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Xie Linzhi
(Chongqing Industry & Trade Polytechnic, Fuling408000, Chongqing)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there is a general lack of learning purpose, strong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scientific learning method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e lack of learning motivation has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learning effect of college students.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learning motivation, combined with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ctivation method of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kind of thinking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orkers.
Key words: learning motivation;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ctivation method
截止2020年3月,全国共有高职类院校1418所,较上年增加30所。2019年高职类院校总计招生人数达到483万,超过普通本科的431万,占比为当年普通本专科总招生人数的52.85%。从招生人数上看,高职类大学生的占比越来越重。鉴于历史原因,高职类院校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较普通本科院校仍有一定差距,在教学效果的角度,高职类院校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是更大的。而学生中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学习动机不足,甚至是缺失。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逆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中国经济逐渐走向“内循环”和“创新驱动”,无论是对大学生的专业素养还是持续学习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大学生的就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高职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深入调查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寻找到激发学生的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1 对学习动机的理解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维持并使学生学习行为指向特定目标的一种力量,主要包括引发学习行为的起因,使学习行为指向某一目标的原因以及维持这一行为的原因。它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习动机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对知识价值的认知(知识价值观)、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兴趣)、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学习能力感)、对学习成绩的归因(成就归因)四个方面的内容[[]]。
在教育学研究过程中我们知道,学习能产生动机,动机又能推动学校,二者相互关联。虽然有些学习不靠动机产生力量,人类很多学习也可以在没有明确目的的情况下偶然发生,但是要坚持高效地进行长期学习,动机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心理学家的研究实验中,保持中等程度的学习动机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动机过弱,则学习积极性不强;动机过强则会降低学习效率。
在学习动机的类型上,按照不同的维度分,学习动机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如果按照学习动机的来源分,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主要是满足个体内在需要引起,而外部动机则是为了得到外部的某个诱因而引起。科学家发现[[]],如果是自己决定为什么要做成某事,人们就能更加努力排除困难。相比满足别人期待的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更能带来好的表现,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更强,更能找到具体目标,而且也更易产生自我满足感。
神经科学家通过对大脑的研究发现[[]],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的运行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在大脑中的处理区域也是分开处理的。当学生学习动机以外部动机为主时,大脑中有关自律和自控的区域被激发,但是相对而言较难维持,因为人常常在此过程中感觉到痛苦、煎熬等;当学生学习动机以内部动机为主时,调动的是有关欲望和需求相关的大脑区域,而这部分区域往往会产生更为持久的影响,尤其是当欲望得到阶段性满足的时候,会进一步强化和维持该内部动机,也就是教育工作者期待的——让学生形成的学习动机处于持续的激发状态。
2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分析
通过笔者对所在高校在校学生进行的调查及访谈,结合国内相关学者对高职类学生学习动机的分析,总体而言,其主要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2.1报恩型
这类动机属于外部动机。此类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满足父母、教师的期望,其动机作用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相对较差,易收到情景因素的冲击。当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外部诱惑等,受此类动机支配的学生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更容易半途而废。
2.2情景型
这类动机属于外部动机,是学生在学习情景的刺激下产生的动机。学校的氛围、教师水平、教材选用、教学方式等都将对此类动机产生影响。当这些外部因素契合了学生的兴趣和期望时,其学习动机较强;但是这些因素是极其不稳定的,也是学生本人不可控的。一旦学习情景发生变化,这类学生学习动机将会受到很大的干扰,故其持续性较弱,可控性较差。
2.3愿景型
这类动机属于内部动机。据分析,这类动机在家庭环境较差的学生群体中更容易产生。他们往往有强烈的渴求,期望通过教育改变自己乃至家庭的命运,实现自我价值。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所学知识与自身前途密切相关的情况下,会进一步刺激和强化其内部动机,让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对待这类动机,教育工作者需要注意的是,当学习动机过强时,会产生其它的心理问题并降低学习效率。
3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培养方法
针对上述的各种动机类型,教育工作者在学习动机培养上需要坚持两大原则:一是将外部动机引导向内部动机;二是学习动机的维持强化与激发同等重要。在学习动机的培养上,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3.1清晰描述目标
在平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对于学习的目标描述往往趋向于模糊和宏大。哥伦比亚大学动机科学研究中心心理学家Heidi Grant Halvorson的研究[[]]发现,当目标设定更为清晰时,人类大脑比处理抽象的概念省力得多,通过长时间实验观察发现,明确的目标设定可以让理想实现的概率提高三倍之多。而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人类大脑的脑力其实有限,而如何更为高效地利用脑力资源就需要对宏大目标的拆解和精确描述。
3.2与学生达成共识
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是与学生达成共识。而鉴于教师与学生的观念、阅历、所处角度的差异,这点是较难的。以下方法可以在达成共识上起到一定作用:
①尽量清晰描述学生观点;
②找出赞同的那部分,可以形成双方都同意的氛围,这非常有助于达成共识[[]];
③基于以上共识,探讨下一步能做的目标。
3.3高效沟通的激活方式
沟通是教师激活学生的主要方式。教育学家南希·克莱恩发明了极端倾听[[]]的方法,这会给学生营造一个高效思考的空间,而不是等待教师告诉对方应该做什么。在沟通过程中,需要时刻记住对方的决策与教师无关,不要评价和提意见,教师真正需要给予的是鼓励和进行思考的时间。在细节上,当对方思考时,要留足思考的时间,忍住不去打扰,让学生持续说下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大脑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更有利于学生自我认识的提高和意识觉醒。
3.4辅导方式的改变
教师在帮助学生做动机辅导的时候,既不能事无巨细希望管住所有,也不能将任务分配给学生就撒手不管。心理学家发现,自主性才是最基本的人生动力之一。当学生获得自主决定的空间并明确肩上的责任时,他们会感觉到有力量,内心受到尊重,因而获得前进的热情和动力。教师需要在这时找到平衡点,既尊重了学生自主性,又让他们获得所需要的指导。而办法是教师提出系列辅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领悟自己学习的目标。
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意见提出建设性反馈从而激发学生的状态。这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批评的语气,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防御状态而导致辅导的失效。教师需要在交流过程中,善于捕捉亮点加以认可,通过其它途径表达可能出现的冲突,既达到了目的,又没有太强烈的转折。
4 小结
综上,鉴于高职类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缺失、失当情况较为普遍,高校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采取适当的方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激发学生积极的内部动机,提高其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莱茵贝格(德),《动机心理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2]Deci, E.L., Ryan R.M.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2000, 11(4), 227-268.
[3]Berkman, E., Lieberman M.D. Externally generated goals are processed in the 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internal ones in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2009. G. Moskowitz, H. Grant(Eds.).The neuroscience of goal pursuit: Bridging gaps between theory and data. The Psychology of Goal: 98-126.
[4]Grant Halvorson, H. Get your team to do what it says it’s going to do.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 2014.
[5]Cikara M, Bruneau E, Van Bavel, Sexe R. Their pain gives us pleasure: How intergroup dynamics shape empathic failures and counter empathic respon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14, 55, 110-125.
[6]Kline, N.1999.Time to Think: Listening to Ignite the Human Mind. London: Octopus.
作者简介:谢林志,男,重庆涪陵人,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创新创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