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课堂随班就读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曾亚玲
[导读]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保证每一个孩童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乃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以及遗传因素等方面的不断影响下,部分存在智力缺陷的孩童并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就要积极的在班级中开展随班就读教学形式,这样才能为特殊儿童的教育发展带来积极贡献。但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对特殊儿童开展随班就读教学形式时也不能盲目实行,而是要根

曾亚玲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官仓镇公平小学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保证每一个孩童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乃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以及遗传因素等方面的不断影响下,部分存在智力缺陷的孩童并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就要积极的在班级中开展随班就读教学形式,这样才能为特殊儿童的教育发展带来积极贡献。但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对特殊儿童开展随班就读教学形式时也不能盲目实行,而是要根据这类儿童的学习特点、心理特征以及理解能力等进行不断的教学改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随班就读;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54-01

        教育平等性促使我们在面对特殊儿童时也需要秉持着正确的教育态度,不能因为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而表现出不耐、厌恶与抛弃情绪,这样将严重打击到特殊儿童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本就敏感的心理变得更加胆小、懦弱与自卑。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开展随班就读教学形式过程中,相关教师需要积极的转变自身教学思想,紧抓随班就读教学的要点,积极的为随班就读学生营造出一个友好、关爱、快乐与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在提升随班就读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为其心理与身体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了解智力落后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
        智力落后学生在理解能力、记忆力、书写能力、阅读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障碍,这就增加了这些学生语文学习的难度。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客观理性的认识到智力落后学生的特点,为特殊学生创设更适宜其特点的学习氛围,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帮助这些孩子消除心理障碍,让他们像普通孩子一样成为课堂的主人,给予孩子们充分的理解、尊重和帮助,不能急躁更不能有抱怨,让这些孩子敞开心扉融合到班集体中,融合到校园生活中,更有效的学习语文知识技能。
        2、注重因材施教,把握好教学目标深浅度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目标制定需要基于“浅化、易行、有效”这三个原则下开展。教学目标的浅化就要保证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目标难度要低于普通学生,能够与随班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相一致;易行便是指教学目标的实行与达成较为容易,能够带给随班就读学生一定的学习成就感;有效就是指随班就读学生可以通过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而从中收获大量知识与技能。教师在制定随班就读学生教学目标时也不能盲目开展,认为只要简单布置一些教学目标就是完成了这一任务,其需要根据随班学生学习需求与学习能力来创设“浅而实”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推动随班学生不断向前。
        比如在《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课教学中,普通教学目标为“流利的背诵课文、理解基础的对仗知识、掌握“鸣”、“泊”等动词的用法,理解古诗意境等”。对于随班学生,可以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完整的朗读古诗,能够认读诗中简单的生字,尽量背诵完整”。浅化教学目标能够减轻随班学生的心理负担,从而更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课程。



        3、积极推动随班就读学生与本班学生之间的有效融合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实际开展过程中,应该重视将随班就读学生顺利的引入到班级学习环境中来,这样就可以通过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的相互交流,来促使随班就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自我认知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为此,相关教师需要多多为随班就读学生创造出融入周边环境的机会,并不断的给予他们鼓励与肯定,这样将可以促使随班就读学生的自信心加强,促使他们在融入班级集体时能够更具主动性,从而在良好学习氛围的引导下,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各方面能力将可以实现良好发展。
        譬如,农村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成语接龙游戏时,可以推举随班就读学生来做“龙头”,让其他学生根据这为学生的“龙头”来接下面的成语。或者教师在对某篇课文内容进行分析过程中,可以要求随班就读学生进行课文朗读,这样不仅突显教学主旨,同时也能极大增加随班就读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授《火烧云》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先用语言总结出火烧云的美感与壮丽,进而引出让某位随班就读学生朗读这篇课文的目的。教师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便是为了提升随班就读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加深对该篇课文的内容理解,从而就可以促使随班就读学生可以跟上实际教学进度,这对于提升他们的教学效率与质量有着积极的帮助。
        4、组织互帮互助,提升爱心传递度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开展中,教师可以采取“帮扶带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让班级中的普通学生与随班就读学生组合成帮扶小组,这样可以营造出和谐友爱、互帮共助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既可以让随班就读学生感受到集体所带来的温暖,又可以促使普通学生可以正确的去对待随班就读学生,进而极大的降低了歧视、嘲笑与孤立等问题产生的几率。为了扩大“帮扶”效果,教师可以先让班级内的干部们与随班就读学生之间结成帮扶对子,通过二者的互相影响、互帮互助来为全体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样就可以推动全体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帮扶”里面来,这对于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活动等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普通学生与教师的双重关爱与帮助下,随班就读学生的性格将会变得更加开朗,心理发展也会越发健康。
        结语:
        总而言之,随班就读教学形式的提出为特殊儿童能够接受正规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这对于弥补我国教育在特殊儿童教育方面的短板有着积极的贡献。与城市相比较而言,农村小学语文随班就读教学的开展将会更具挑战与难度,农村教师需要在教学设施、教学资源的限制下,对随班就读教学开展符合农村教育的改进与优化,这样才能保证随班就读教学质量,促使随班就读学生可以在教师与正常同学的关爱下,逐渐树立起自信心、自尊心与自爱心,这对于推动该类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育问题与对策[J].宋兰玲.职业,2017(35).
[2]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儿童课堂干扰行为功能性评估的个案研究[J]. 熊庆秋,崔婷.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2)
[3]随班就读智障儿童课堂干扰行为的干预研究[J]. 王一然.新课程(小学). 2017(11).
[4]在体育课中关注随班就读生的健康成长[J]. 高强.基础教育论坛. 2015(27)[5]让搁浅之舟重新启航——浅谈轻度智障儿童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王凌晨.  基础教育论坛. 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