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法的培养路径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冯秀
[导读] 实施新课改后,教育部门逐渐提高了对教学的要求。初中教学不光需要学生掌握各种文化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初中数学老师依旧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导致学生缺乏综合能力,无法自己主动学习,学习需要老师和家长监督,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合理运用自主学习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文章首先说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冯秀    四川省名山中学蒙山校区
【摘要】实施新课改后,教育部门逐渐提高了对教学的要求。初中教学不光需要学生掌握各种文化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初中数学老师依旧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导致学生缺乏综合能力,无法自己主动学习,学习需要老师和家长监督,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合理运用自主学习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文章首先说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然后概述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最后详细提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自主学习法;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66-02

        自主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学习时可以自己主动学习的一种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体现学生积极好学的品质,以及强烈的求知欲望等。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就要重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原有数学教学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至于学生只能听从老师的要求去学习,从来不会自己主动学习或者思考问题。但数学这门课程的逻辑性很强,如果缺乏自我思考能力,那么将会无法学好数学知识,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今,我国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既丰富了各种文化知识的内容,又提高了文化知识更新的效率,并且还增加了文化知识传播的途径。
        (二)有利于提升数学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如果想实现自主学习,学生就要建立相应的学习目标,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自己监督自己,自己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等。自主学习能力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学生要具有很强的求知欲,自己可以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找到符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式,努力克服各种问题。学习时要具有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在上课之前自主预习,遇到不会的问题努力探索,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地讲解,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在课后要自己总结知识点,重点练习重难点,定期进行复习,及时改正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另外,在学习的时候,也要不断挑战自己、鼓励自己,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各种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如果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就能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学习是一件需要长期努力的事,不是短时间就可以成功,学习要具有坚持不懈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力,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如果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那么遇到困难就会退缩,如果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就可以很好地克服各种困难,因为自主学习能力中包含顽强的意志力,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坚持不懈,不放弃,积极解决困难;处在顺境中,可以坚持下去,排除外界因素带来的干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在培养他们的意志力。总之,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时,应该制定相应的方案,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
        (一)学生缺乏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无法主动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是一门比较抽象并且复杂的学科,经常会令学生感到乏味、枯燥。因此,如果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认为学习很难,把数学当作一种学习负担,但是数学又是十分重要的科目,在正反两面思想的夹击下,使学生逐渐产生讨厌学习数学的心理,以至于学生无法学好数学课程,降低学习数学课程的效率。



        (二)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生刚刚从小学过渡到初中,还没有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老师要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很多学生都认为,只需要背诵各种数学公式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导致学生只会一味地背诵公式,到了实际运用时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运用;还有一些学生认为不需要背诵数学公式,需要用到某个公式时再去推导就可以,但是考试时间是有限的,学生推导出公式后,考试已经结束了,导致其他题目也都没有做完,使学生无法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都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另外,还有一些学生日常学习中不努力,临近考试开始集中复习,但是知识内容比较多,导致集中复习的效果也比较差。所以,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会降低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三)老师没有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
        数学的各种知识都比较复杂和抽象,十分难理解。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采用灌输式教学,老师只重视传授学生知识,却忽视培养学生自己探索问题、思考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各种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果学生肯主动去学习数学知识,肯定是因为学生对数学课程感兴趣,如果学生丧失对数学的兴趣,那么只能被动的学习,被动的听老師讲课和完成作业,无法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导致学习效果比较差。如果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积极设计有趣的教学方式,合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二)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果想提高教学的效果,就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首先要认真学习有关数学知识的概念,在课堂上,学生要认真听讲,掌握好每节课老师所讲的内容,如果遇到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要在第一时间向老师请教,直到学会该知识点为止,不要积存没有掌握的知识。在课堂上要做好笔记,老师通常在课堂上都会讲解很多课本上没有,但是又十分经典的数学题,有的时候老师也会传授一些数学做题的口诀,可能老师讲课时的印象很深,但是经过长时间后,就会出现遗忘的现象。做好课下复习工作,数学知识的每个点都有关联,如果没有掌握这个知识点,那么下节课学习下个知识点的时候也会受到阻碍,所以,在每节课学习过后,要做好课后复习和总结工作,将每日的知识点重新整理一遍,针对没有熟练掌握的内容进行针对练习。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
        如果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就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首先,要制定相应的监督检查方案,例如,可以制定一个监督检查表格,表格中包括学生每日的自查,以及家长的监督和检查,通过定期对学生监督和检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将定期改为不定期检查,对每三天、每周等学习的内容进行检查,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法十分重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力,使学生可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典飞.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3):120.
[2]李国瑞.分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J].读书文摘(中),2018(4):190.
[3]李枚.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18(11):18-19.
[4]卢本泉.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法略谈[J].教师,2018(12):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