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洪阿萍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洪阿萍
[导读] 随着教育活动的发展变化,实现个性化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这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都具有积极意义。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内涵,然后探讨了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最后分析了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洪阿萍     剑阁县剑门关实验学校  628317
【摘要】随着教育活动的发展变化,实现个性化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这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都具有积极意义。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内涵,然后探讨了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最后分析了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41-01

        因材施教是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其本质内涵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对应的教学。而到现在,个性化教学的理念,实际上就对因材施教理念实现了现代化的解读,根据学生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活动,这可以大大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意义
        语文属思维类学科,应用广泛。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应时刻注重创新。将个性化阅读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具备如下作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为小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赋予其独特的阅读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对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予以强化,实现写作能力培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逐渐对其质疑、解疑和答疑能力进行培养,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具备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其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帮助语文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现状
        素质教育背景下,基础语文教育教学非常关键。虽说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普遍,但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忽略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及兴趣培养,使其在语文阅读过程中缺乏激情;不注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及阅读信心培养。语文教师没有认识到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也没有因材施教,限制了小学生的学习及发展。同时,过度注重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忽略了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教学方法和理念等相对比较落后,限制了个性化阅读的实施,没有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融合。
        三、个性化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的实施策略
        (一)以人为本,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个性化阅读教学特点和内容决定了具体课程实践中应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他们营造开放、活跃的课堂阅读空间及氛围,推动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现阅读教学的个性化。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开展阅读教学,注重与小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在和谐、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中,对小学生的阅读感悟予以充分尊重,使其在与教师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情境的创设为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提供载体和平台,有助于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及阅读效率的提升。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情境中,小学生更容易找到阅读的存在感,萌生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时刻保持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语文教师可依托多媒体和趣味性的游戏、故事等,对问题情境、生活化情境等进行创设,吸引小学生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激发他们的潜在激情。例如语文教师可模仿《朗读者》的节目形式和内容,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和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小学生从文本中选出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阅读,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学生个性阅读体验。教学方法陈旧、理念单一是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导致课堂效果不佳。语文教师要注重阅读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丰富的阅读教学内容和形式,凸显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目前,角色扮演法、生活化教学法、阅读与朗诵比赛法等,在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比较常见。语文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进行择优选择,或者依托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创新语文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其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林青玄《桃花心木》为例,语文教师可采用阅读接力的方式,挑选出3-4名学生,分别朗诵文章的2-3个段落,然后对小学生的阅读进行点评,帮助其了解自身在阅读过程的优势及问题。语文教师也可以与家长合作,鼓励学生关注《为你读诗》等朗诵类微信公众号,在课余时间聆听名家阅读,实现阅读教学拓展,丰富小学生的個性阅读体验。
        (四)加入适当的课外阅读指引。个性化阅读要求学生首先从课本基础内容人手,培养学生在阅读时一个最基本的习惯和思考切入点的条件。但是仅仅靠课本固定的内容是不够的,而且在考试和写作表达中,这部分的阅读量都不能满足答题的基本知识储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教育中,应该根据小学生的性格和年龄段的特征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籍,学生个人可以去市图和省图借阅。教师也可以在面对学生家长时,告知家长扩展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可以建议学生家长对适合的图书进行购买,家长之间互相交流,提出合理的建议并通过督促学生,让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将阅读基础打牢。这些书籍中可以让学生重点阅读《杨红樱童话》《伊索寓言》。了解我国传统的文化知识和童话的主要形式。另外国外作品中《安徒生童话》则是国际知名的童话,很多动画作品都由此改编制作成的,了解其中内容对学生与他人之间沟通和引导学生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
        (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兼顾阅读教学针对性。语文教师要对个性化阅读的内涵具备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依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特点,开展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实践活动,有针对性的对小学生进行指导。首先,语文教师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确保课堂效果。其次,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对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予以充分尊重,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思考时间。不同个体学生,其喜欢的阅读类型、风格等也有所不同,针对这一情况,语文教师要给予小学生充分的尊重和鼓励,推动小学生自主发展。
        综上所述,在贯彻落实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道路上我们仍需要不断探索、不断钻研。小学语文教师要抱有终身学习、不断反思的职业道德,尊重学生主体,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收获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促进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崔峥.浅析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J].学周刊.2018(22).
[2]杨津.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个性化解读的要点[J].新课程导学.20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