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如何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罗琳
[导读] 初中数学作为初中非常重要的科目之一,其主要教学目的就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加强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构建。但是,对于很多初中学生来说,数学科目相对难学,因为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以及空间性让学生从心底里抗拒数学。那么在新时期背景下,如何加强对初中数学的教学就成为很多教学工作者重要探究的问题之一。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因此,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在

罗琳   四川省内江市第九中学校
【摘要】初中数学作为初中非常重要的科目之一,其主要教学目的就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加强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构建。但是,对于很多初中学生来说,数学科目相对难学,因为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以及空间性让学生从心底里抗拒数学。那么在新时期背景下,如何加强对初中数学的教学就成为很多教学工作者重要探究的问题之一。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因此,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相应的探究,以期通过正确的教学方式不断优化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45-01

        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性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兴趣可以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它带有感性色彩,是启迪儿童心霏的钥匙。在教学中,要使学习的知识为学生接受,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地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运用于教学,更新方式,有的放矢,善于设置悬念,联系实际,揭示矛盾,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产生好感效应。如果一位学生受到某位老师的斥责就会产生畏惧感,那么他对老师所教的学科是不会感兴趣的,反之,若一位学生因事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赏,那么他会喜欢这位老师进而喜欢该老师所教的学科。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在与学生交谈中,应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关系,亲近他们,爱护他们,对差生采取少一点“威严”,多一点“亲切”的方法,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在教与学中产生和谐的共鸣,就能增进相互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学习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正如师生情感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也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教师是师生情感的主导者,热爱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秘诀之一。
        二、运用灵活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一)用游戏把新知识引入课堂。进入初中以后,很多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教学要成功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把他们爱玩游戏引入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新知识把问题生活化。“学以致用”是我们教学的基本要求,新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很多内容都是以艺术化的形式,再现了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如我们在给学生讲什么是同类项时?可先设想下面的问题情境:将一群鸡和一群鸭混合关在一个笼子内,请问会发生什么现象?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可能会七嘴八舌地说出不同的答案,但俗话说:“你是你,我是我,鸭子不跟鸡打伙”,这就意味着鸡、鸭会各在一边,分出不同的种类,即特征相同的事物是同一类。试想,以此来引导学生来找出3x2y和-5x2y的共同特征,从而轻松说明什么是同类项的相关知识。
        (三)以课堂讨论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课堂上的讨论,是思维最好媒介,它可以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信息交流。在交流中,学生可以表现自我,交换思考所得,体验独立思考的乐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例如学习“圆面积的计算”后,让学生想办法计算校园老榕树树干的横截面积。有的学生说:“要砍倒大树才能测量半径,知道了半径才能根据圆面积公式S=πr求出横截面积。”另一些学生则提出反对意见:“砍树不是好办法,应该在不砍树的前提下讨论这个问题”。大家就此展开讨论并得出结果:先测量出树干的周长,变换圆周长公式C=2πr便可求出树干的半径,再应用圆面积公式就可求出树干的横截面积。这样,在轻松愉快气氛中,学到了新知识,还培养了他们动脑、动手的能力。
        三、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除了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外,还可以通过将数学理论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的方式去进行兴趣教学。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自己生活周围的事物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数学教师对这种情况熟加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同时也能够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的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师进行兴趣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授轴对称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生动具体的理解这一概念。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将春节常贴的窗花拿出来给学生观赏,让学生判断它是否符合轴对称的概念。窗花这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学生比较熟悉也常常见到,以这种事物在课堂上进行举例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化对于轴对称这一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实质是“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能够互相重合”的图形。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从不同的途径去培养,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更快的提高,使数学教学工作获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梁国春.利用“错误”资源建构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方法[J].学周刊,2020(35):115-116.
[2]陈灿丽.探究初中数学几何知识的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53.
[3]宋振义.数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20(33):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