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能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王焕平
[导读]

王焕平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第七中学  4411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34-01

        不知不觉在教师这个平凡而艰巨的岗位上已经走过了三十春秋,在此期间,我和孩子们有太多的故事,既有成功的喜悦,亦有挫折的遗憾,与其让这些故事成为回忆,不如把它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全国优秀班主任丁榕老师说过“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爱学生是每个班主任都会做和都要做的事情,批评,说教、写检讨、下保证,苦口婆心,这些老式的教育方式,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已远远不够。所以,我想说:“孩子,我必须换一种方式来爱你!放下架子亲近你,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你的心弦。”既然干了这一行,就要用心去做,“用心才能有快乐,不求回报就能得到幸福”,一位成功的班主任,要有“奉献+创新”的精神,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
        “急寻人!请各位家长朋友问一下自家孩子,知不知道一个叫潘xx的同学在哪家玩,该生家长正着急寻找!!!如有知道的亲,切不要惊动孩子,请及时给我电话!!!谢谢啦!!!”这是老师和家长在寻找孩子无果的情况下,利用微信群在各班发出的呼声。其中“且不要惊动孩子”特别引人注目,莫不是这孩子经常失踪?带着这个迷,今年我恰好当上了这位潘同学的班主任。
        原来这孩子是单亲家庭,孩子和爸爸一起生活,爸爸边工作边照顾孩子,每天早早把孩子送到学校,自己又慌忙出去上班。下班虽然不能及时接孩子,但也是尽量早些回家,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孩子回来了吗,在不在做作业,可以说是尽职尽责。可是孩子就是不愿意在家呆着,像个调皮的小猫一样,隔三差五就要出逃一次。一个三年级的女孩子夜不归宿,老师、家长的着急程度可想而知。
        作为孩子的班主任,我有责任和义务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在与她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她是个心地善良、尊敬老师、关心同学的孩子,但却天生一副“桀骜不驯”的模样,不管老师如何苦口婆心,她就是不哼一声,心里防线太重了。多次谈话过后,她仍然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我要疯了,是你“顽固不化”还是老师太“无能”呢?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她是根“不可雕的朽木”!每当这种想法在脑海中浮现,我就会想到丁榕老师说过:“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冷静,冷静,我可不是见困难就退缩的人,任由这样发展下去,她的一生就有可能毁掉,说不定还会带坏一群立场不坚定的幼苗!我暗下决心:不转化你,誓不罢休。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换一种方式来爱你”。


既然说教批评不管用,我就以爱心为媒吧!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优秀、乐于助人的同学与她同桌,给予她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我和其他科任老师商量:面批面改她的作业,让她感受到老师们的关心和重视。即使她每天都在犯错,我也不再去关注她的错误,而是每时每刻去捕捉她的闪光点,她有一丁点的进步我都会及时表扬,包括她的穿着打扮。我一方面挖空心思地对她进行思想教育,一方面尽可能多地尊重她、欣赏她、鼓励她、表扬她。慢慢地,她能融洽地与同学们参与集体活动了。渐渐地,我发现她非常聪明,接受问题很快,对各种新鲜流行事物很在行,还挺乐于助人,讲义气,今天给这个同学带包麦片,明天给那个同学带瓶牛奶,班上逐渐有不少同学喜欢跟她一起做游戏。后来,她还成了“小小监督员”,教室里谁乱丢纸了,谁把劳动工具放乱了,她都会主动上前去纠正,在班里有一定的“威信”,活妥妥一个“大姐大”!
        5+2=0是对这个孩子的真实写照。在学校的五天教育,周末回家全忘了。她的两面性太突出了,不想回家,不想和爸爸说话的毛病一如既往。开学第二个月的第一周,爸爸又找到学校来了,询问学校是否放学,是否把孩子留校了。糟糕!这孩子又失踪了,一失踪就是一天一夜,第二天晚上自己回去了,说是在车库里呆着。此后的第二个星期又一次的失踪,寻找无果后她又一次自己回来了,说是在同学家里。孩子在外咋吃咋住?在哪个同学家里?这些都不得其解。
        一天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学习,突然一只仓鼠窜了出来,把一群孩子吓得乱叫乱跳,只见小潘同学敏捷地冲出来,娴熟地把仓鼠装进笼子里。我生气极了,怎么能把小动物带到课堂上呢?纯属胡闹!我安排一位男生去把仓鼠放到外面花园里去,这时只见潘xx把仓鼠紧紧抱在怀里,眼泪哗哗地往下流,说什么也不肯松手。看架势再这样僵持下去,她有一种带着仓鼠逃跑的感觉。我猛一下想到这是一个特殊的孩子!这其中一定有什么原因。于是我赶紧把她拉到我的身边,用和蔼的语气说:“好吧!你到老师这里来,我们两个一起看着它,不让它到处乱跑伤到人!”她的情绪马上平静了下来,擦了一把眼泪来到我跟前。通过几番交谈我才知道,原来她是怕小仓鼠无家可归才执着不让放掉的。机会来了,原来孩子也有爱,也想得到家庭的温暖,这大概就是她频繁出家的原因吧!于是,我们一起养起了这只小仓鼠。因为小仓鼠,我们之间又多了一些接触,隔三差五我会给她梳个漂亮的辫子,买个好看的头花。节假日带她到爸爸上班的地方,体验一下爸爸的具体工作。她感受到了爸爸工作的辛苦,放学回家做完作业,会帮爸爸做做家务,学着为爸爸做做饭,看着爸爸津津有味地吃着她做的并不可口的饭菜,她找到了在家里的存在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调皮的孩子没有缺过一次作业,没有出逃过一次,说话做事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我趁热打铁,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力表扬她各方面的进步,这无疑给她曾经受伤的心灵注入一股动力源泉。一个学期过去了,她改掉了以前的许多坏习惯,学会了慢慢约束自己。我想,这就是爱的力量触及学生心灵所产生的功效吧。
        “爱”能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当我们真正走进学生心灵,能做到尊重学生,了解学生时,那么我们在处理很多事情时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教育的艺术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呼唤、激励、感化、感悟和欣赏。会表扬善于表扬学生的老师,才是一位有品位的老师,才是一位可获得成功的老师,才会最终赢得学生由衷的赞誉、尊敬和爱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