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德育工作实效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朱本靖
[导读] 我国虽然多年之前就推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但到如今,还有很多地方在教学活动中,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成果。在初中德育工作方面,主要的问题在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不合理,教师对教育目标和意义的认识不足,家长对初中德育工作不够重视等方面。在新的教育和新的形式下,要从学生的生活方面角度来促进德育教育,全面提高人才的发展和培养。

朱本靖    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海德学校  518054
【摘要】我国虽然多年之前就推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但到如今,还有很多地方在教学活动中,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成果。在初中德育工作方面,主要的问题在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不合理,教师对教育目标和意义的认识不足,家长对初中德育工作不够重视等方面。在新的教育和新的形式下,要从学生的生活方面角度来促进德育教育,全面提高人才的发展和培养。
【关键词】初中德育,工作实效,德育意识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64-01

        我国初中学生大都是11到15岁的少年时期,由于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的不足,导致他们心理发育的不足和对事物看法的不够客观全面,所以开展初中德育工作对这个时期的学生,塑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的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道情情感的建立和有序的发展。在教师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传统、保守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已经无法匹配当下时代发展的趋势,对学生的帮助作用微乎其微,作者对目前初中德育工作的新形势下的新方法提出几个观点:
        一、初中德育工作现状
        初中德育工作主要是从政治、思想、道德三个方面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但就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初中学校大都开始了相关的教育课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也会通过相关课程对学生开展初中德育工作,或者在课余时间渗入德育教育。初期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是教师启发学生对生活美好的眼光,简单了解国家的法律和道德的规范知识。随着学生的认知逐渐加深,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完善的人格方面的建立方面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渐建立。或者是教师将德育教育用系统的、科学的理论在对学生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德育知识。
        从德育的教学成果方面看,对于初中德育工作的教学成果影响因素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如果教师在初中德育教育的工作时,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擅长的方面,对国家时事热点和身边的品德好事具备简单的分析、探讨的综合能力,发表自己的看法,更有助于提高初中德育教育的效果。
        二、新时代下初中德育教育实效的策略
        1、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进行初中德育教育的工作,首先要教育工作者在自身思想观念上具备德育教育的重要意识,才能在初中德育教育中更好的实践。在教学观念上和教学方式上,提供学生的道德素养。德育工作还需要学校在工作上认真实施,和教师的教学活动积极配合。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科技和网络的影响下有着不确定性,更需要科学的德育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也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多沟通。
        除了观念的转变外,教师本身的德育素养也影响着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成果展现。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网络远程教学等方式,对学校的教师进行德育教学的培训,保障学习科学德育教育方式的时间,或者通过设置考核机制,提高和保证教师自身的德育教学能力的效果。
        2、优化德育目标。


对初中德育教育不仅要树立健康的德育理念,还要加强对德育素养的培养,让教师可以用科学先进的德育观念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教师要给予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培养,还要结合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或网络教学等方式,促进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德育内容需要传播和指导,需要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养的深化,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鼓励学生了解和热爱德育教育,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以及教学的成果。
        3、课外德育工作的配合
        初中生也是思想活跃,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的年纪,教师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和丰富的课外活动方式,对学生开展不同类型的德育教育,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点、爱好和理解能力方面,针对性的开展课外活动的指导。例如在抗战纪念日开展纪念活动,通过英雄的事迹,让学生对历史和民族英雄的知识增加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针对性增强德育思想
        教师增强自身的德育素养、改进教育形式的同时,把德育知识和日常其他学科教育,以及平时课后活动进行融合,通过教师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和指导学生在初中德育教育方面的认识提高,让学生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而是和学生自己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和特点,对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按照不同的传播量进行德育知识的传递,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德育认知程度。
        5、家长配合塑造德育环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平时对待事情的态度和方法,都会对学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想要有效提高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成果,教师要和学生家长配合,多沟通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家长和教师在对学生教育上要协调一致,给学生塑造良好的德育教环境,让学生可以在良好的、健康的德育环境下,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德育品质得到的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所以说,提升初中德育工作,对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有积极的促进的作用。但是目前来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自身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对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了解和运用不当等,都会对初中德育工作造成力度不够、效果不好的影响。所以,作者在观念和方式两个层面对初中德育工作时教师的教学活动方式的有效措施方面进行了浅析。观念上,要使教师对德育工作提高自身的认识和教育方式,优化目标,升华教育内容和意义;教学活动上,可以通过具体的德育实践活动,传达并在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在日常生活中用自身言行强化德育教育的成果。
        结束语:
        总之,不论是学生的知识学习还是德育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和帮助,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重视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的,发展性的课题,在校园生活和家庭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对学生教育和强化,让学生的初中德育教育在家长、学校、老师的协同促进和正确引导下,初中德育教育才能有效的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效率和成果。
参考文献:
[1]贺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4).
[2]黄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科学咨询,20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