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曹庭浩
[导读] 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我国多地普及了游戏化教学
        曹庭浩
        湖北省大冶市大箕铺镇凤凰小学   435104
        摘要: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我国多地普及了游戏化教学,主要是通过游戏在课堂上让学生爱上数学,让学生更加自主的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各科全面地发展,不会出现偏科的现象。游戏一般是课后的娱乐活动,老师很少在课上让学生玩游戏,会觉得耽误学习,却忽略了游戏能让学生对学习印象更深刻。所以我们可以在小学数学中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到快乐又学到知识。
        关键字: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应用研究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科目,大多数学生会觉得枯燥难懂,原因是数学课本上基本都是数字跟公式,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小学生来说难度还是非常大的,再加上学生在小学阶段还不清楚学习是什么,正是爱玩的时期,如果课上不好好听讲,再落下了课程就很难再跟上了,从而导致之后的课程听不懂,不愿意学,产生抗拒心理,老师对此也束手无策。而游戏化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游戏跟数学结合的模式,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学习,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一、游戏与数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把课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照本宣科的方式讲解知识点,罗列知识要点在黑板上,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样学生感觉数学乏味无趣,难以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学习效率很难提升。所以,我们要适当的改变传统教学的模式,而采用数学与游戏相结合的新颖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会再产生抗拒心理。把以老师为主体,改成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作为一个引线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获得乐趣。老师要把传统的教学理念加以改变,把学生的兴趣作为首要目标,只有学生对数学真正的感兴趣,愿意自主的学习,学习效果才能提升。但是,小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是不可能一样的,有的接受能力好,学的就快,而有的接受能力差的,学的就比较慢,而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学生量身定制合适的教学方案。所以,老师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的方式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这种娱乐性的游戏模式正好对上学生爱玩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轻松的就把知识点掌握了,还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有趣性,不会再觉得枯燥乏味,学习效率也会跟着上升。
        二、运用游戏化教学,增加学习的效率
        要想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进学生平时爱玩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上,玩着小游戏就学到知识,不会有任何压力。其次,可以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PK比赛,来激起学生的上进心,学习动力就会更强。对此,我们需要把游戏化教学跟数学紧密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活跃起来,不会对数学产生抗拒心理。

 
        比如,在讲到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课程中“如何区分三角形的种类中”,学生觉得老师上课乏味,想打瞌睡,无法集中注意力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按人数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排列成一个三角形,排好后让别的小组的同学思考分析这是锐角、直角或是钝角三角形。这样同学们都参与其中,融入到游戏中,不知不觉就把三角形的种类牢记心中,老师也因此达到了授课的目的,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组游戏的设置更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加团结,调节了课堂的枯燥氛围,让学生在欢乐中开心学习。
        因此,老师可以结合生活适当的设计教学游戏,制定好教学方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游戏,让学生能成为游戏的主体,并融入其中。如此一来,课堂枯燥的气氛得以缓解,同学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还改变了学生对老师严肃的看法,学生的知识面也因此更宽了。
        三、增加游戏难度,提升学习乐趣
        我们可以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把游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通过鼓励的方式加以引导,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感兴趣的游戏,让学生不会觉得过于难而无法参与,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比如说,在讲到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课程中的“解方程”时,老师可以把题目写在黑板上,以小组的模式计算并竞猜正确答案,答对的小组可以积一分,等积攒的积分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拿积分兑换小礼品:签字笔、笔记本等。这样以游戏抢答的方式提升了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解题的速度,为他们以后学习不等方程打下了基础。再比如说,讲到几何图形面积时,老师可以把游戏划分成两个层级,首先,让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形状跟课本上学习的几何图形联系起来,量出各边边长,然后用课堂教授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其次,当学生大致了解了各个形状面积具体怎么计算时,可以引导学生脱离课本中的公式,用记忆中的式子进行计算,增强记忆,看看是否正确。这样一来,学生对自己的掌握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既可以查漏补缺,又加深了学生对公式的印象,记忆力更深刻,运用起来也更得心应手。再者,学习力较弱的同学经过最开始的学习,对于后面的计算也不会感觉太难。
        由此可见,游戏化教学与数学课程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参加游戏的过程中提升运算能力,还巩固了数学知识,促进了学生对知识深度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乐趣。
        总结语:综上所述,老师应该好好的利用游戏化教学,让学生提高对数学的兴趣,正所谓寓教于乐,把教育跟娱乐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娱乐中就感受到教育。小学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是物理、化学等科目的基础,是重中之重的一门课程,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从小就把数学学好,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老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定制有针对性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把数学学好,达到游戏化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丽虾.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考试周刊,2020(92):71-72.
        [2]刘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游戏化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0(27):133-134.
        [3]陈晓艳.探究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9):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