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
雷波县渡口乡中心校 四川 雷波 616550
摘要:小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依靠字词积累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帮助其探究感兴趣的新知识,丰富生活和情感经验、学会自主思考和清晰的自我表达,促进其心智发育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把握住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围绕教材内容优化教学策略,让所有学生产生阅读的动力、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阅读不仅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未来学习其他学科的综合性基础。阅读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针对字词、句子的理解和审美能力,让学生不论面对多大篇幅的文章,都能够明确其中所表述的内容、情感、文字之美。所以针对语文学科来说,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是构建语言和文学融合的桥梁,更是为未来学生文学素养的整体性构建奠定基础。
一、小学生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是小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获取知识,而且有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语文教师都应意识到:阅读能力必须从小培养。在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思维和阅读兴趣,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的环境,并且用自己的语文专业知识技能,为小学生找到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未来更深入地学习语文、学习其他学科做好准备。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的重要渠道是对书籍的阅读,书籍中的内容是对实践的总结、对经历体验的归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小学生可以通过对书籍的探索阅读,来提升阅读的综合水平和质量。对小学生来说,阅读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思维的主要渠道。阅读能力的高与低直接影响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好与坏,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差,就很难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在运用这些基础知识时,也会存在很大的障碍;小学生的阅读速度缓慢,会影响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其对新知识进行探索时,就很难有新的发现,不利于进行良好的发散性学习。在阅读时不讲究方式方法,就会使阅读困难重重、障碍重重。因此,阅读能力要从小培养、准确培养。教师要意识到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捷径,阅读有助于实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还可以使个人修养和个人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识字量和认知能力有限,所以无论是阅读语文教材的课文还是课外读物,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时常出现无法顺利朗读或者理解文章段落、语句含义的情况,从而对阅读失去兴趣或者信心。为了让小学生有克服这方面困难的动力,教师应抓住小学生擅长模仿和求知欲强的显著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激起其对文章内容或相关领域知识的好奇心,激励其通过阅读消除心中的疑惑,从而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二)讲究阅读策略,引导学生找到高效的阅读方法
小学生爱玩是天性,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很容易陷入单纯看故事、看热闹的状态中,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重教授阅读策略,从而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实现阅读的有效性。首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针对课本中给出的文章我们要制定合理的阅读思维发展路线,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步步深入体会文章,多角度分析文章。例如文章核心情感的分析,我们可以先通过大框架的形式,给学生列出文章核心情感在文章中容易表露的位置,作者的话语、文章的最后两段等,然后再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体会,从而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掌握方法。其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重点引导学生逐步按照自己的个性去初步形成自身的阅读方法。虽然对于小学生来说,在阅读方面还缺乏基础和自主能力,但是文学的熏陶也是潜移默化的,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思想和个性的个体,所以在小学教育中我们还要从个性化阅读入手,部分地抛开应试的准则和程式,单纯从文学审美的角度,逐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去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情感从而启发学生形成自身个性化的阅读学习方法。
(三)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形式
为了践行和落实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要改变阅读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自身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教与学可以互相促进、互相监督,从而全面提升阅读教学的水平。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对阅读教学进行有效地掌控和引导。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小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感受,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表述,通过对小学生的细致观察,了解小学生对于阅读过程的遇到问题和疑惑,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指导教学,帮助小学生及时地答疑解惑。避免小学生因为阅读不顺畅产生的阅读压力,从而对阅读产生厌倦的心态。
(四)以多种方式促进课外阅读
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提升其阅读能力,教师应根据学校内外的教学资源特点,以多种方式促进课外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并且为其提供高品质的阅读素材。首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周边大型书店,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其特殊的环境,产生阅读的愿望;其次,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课程内容,定期为学生订制和推荐阅读清单,或者将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内容、书籍中的部分章节节选和制做成电子文档,分享给学生供其阅读。此外,也可以定期在班级或年级开展主题活动,进行读书成果的分享,在校园内创建良好的阅读文化环境。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组织班级阅读比赛,并让其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去参加校园阅读大赛,甚至全国阅读大赛,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阅读荣誉感,从而营造出积极进取的阅读氛围。
结束语
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益于学生顺利学习各学科的文化知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按照大纲要求,结合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强化学生语感和阅读技巧、培养其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在课堂内外为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陈光宜.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77-278.
[2]母永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05):133.
[3]陈永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家长,2019(3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