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欧倍志
[导读] 样跳绳是当前一项热门的体育运动,它具有其他运动无可比拟的优势
        欧倍志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银杉校区) 530000
        摘要:花样跳绳是当前一项热门的体育运动,它具有其他运动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花样跳绳的教学现状仍然不容乐观。鉴于此,本文重点提出了小学体育花样跳绳的教学策略,分别是更新教育观念,以及创新教学方法,比如游戏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个性化教学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 花样跳绳 教学策略

        跳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其历史悠久,花样繁多,老少皆宜,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全身运动。它集活动娱乐于一身,融健康美育于一体,特别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如今,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跳绳方式,而创编出样式多彩的花样跳绳,并且风靡全球。

一、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为何花样跳绳发展迅速成为当下的热门运动呢?笔者认为原因在于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诸多优势。
        1. 富有创意性。顾名思义,花样跳绳区别与传统跳绳的地方在于“花样”, 在基于单调的跳绳运动之上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思维模式创造组合出新的跳绳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另外也能让思维得到创新性的启发,这也给小学创新性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具有灵活性。首先,花样跳绳不受人数、场地、时间、天气、性别、年龄的限制; 其次,其运动量可大可小,锻炼强度也可以由学生自由掌握,适合不同身体条件素质的学生。
        3. 可行性高。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花样跳绳不需要任何特殊设备,只需每位学生有一根跳绳即可,是最节省费用且效果极佳的锻炼方法。再者,花样跳绳要求学生大脑、手、臂、腰、腿、脚全面配合,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是少年儿童增强智力和促进身高的最好手段之一。

二、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现状
        虽然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其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1.教师方面
         第一,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学生跑步项目和球类项目的练习,对花样跳绳的重视程度较小,加之花样跳绳的教材欠缺,使得花样跳绳开展过程中缺乏教材支撑。体育课程以课外活动为主,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花样跳绳作为一种体育教学项目,虽然教学目标并不明确,但是却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亟待引起教师的重视。
        第二,花样跳绳教师专业能力差。在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上,经常出现一位教师担任组织多个体育教学任务的现象,他们只是对花样跳绳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导致在教学环节中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不合理的现象。在教学内容方面,只是让学生学习掌握跳绳的方法,之后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缺乏专业性的教学指导。
        第三,多数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的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没有针对花样跳绳进行专业的指导,对花样跳绳的了解程度较差,不能正确的指导小学生进行花样跳绳练习,不利于学习积极性的激发,这极大的影响了花样跳绳的教学质量。

        2.学生方面
        第一,小学生自身体质条件因素影响对花样跳绳的学习。从花样跳绳的整体性质来看,是比较简单容易操作的,但相对比小学生的体育活动训练就会有一定的实施难度。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特别是身体的协调能力正是需要训练的时候,因此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另外一些学生的脑力劳动思维跟不上快速的花样招式的训练,理解和记忆能力较为落后,这就在要求花样跳绳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小学体育活动中花样跳绳虽然受到了小学生的喜爱,但是因为花样跳绳难度较大,学生经常难于理解其中技术要领,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对花样跳绳的学习兴趣。
        第二,学生间的花样跳绳掌握学习程度差异化较大。在很多花样跳绳的形式中都离不开伙伴的默契配合。但很多情况下,学生的花样跳绳能力都不统一,再多人跳绳过程中需要培训和指导的程度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加大了实际训练的难度。例如在训练学生的交互绳花样项目中,再开始练习过程中,由于摇绳子的学生由于体力和速度的不统一,经常会出现跳绳节奏的快慢和平衡度的不协调,导致绳子不能摇到事宜的角度,这就会影响跳绳的学生难以顺利进行运动。

三、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中的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的现状与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教学策略来提高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质量。
        1.更新教育观念
        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学校尚未设置花样跳绳课程,究其根源,大多数学校以及体育老师没有认识到花样跳绳的优势和价值。而且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程是一项被人们视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在当前素质教育下,学校不仅要重视文化课教学,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体育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等积极开发花样跳绳的教学课程,结合花样跳绳的规律和特点,将花样跳、计速跳以及计时跳等渗透到花样跳绳教学课程当中。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规定,并且结合实际需要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课时安排。
        2.创新教学方法
        除了基本的教师示范法,体育教师们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花样跳绳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第一,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小学体育课当中最受欢迎的一种方式,老师可以设计不同有趣的花样跳绳小游戏让学生参与到其中,这种教学法能够提升实际小学体育课堂学生对跳绳技巧的掌握性。比如,教师可以设置单个不同的小游戏。例如,跳绳编花小游戏,学生在跳绳的过程当中能变出更多花、编出不同样式的学生就能够获胜,设置这样小游戏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和弹跳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加课堂的氛围,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进来。
        第二,互动教学法。互动教学指的是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教学方法,在花样跳绳当中做好互动能够增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还能够不断的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给学生教授完基本的跳绳技巧之后,可以让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花样跳绳设计比赛,哪一组跳绳动作最有难度、配合的默契度最好就是赢家,用这种小比赛能够增进学生之间合作的默契程度,还能够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比如,让两组之间进行花样跳绳的小比赛,这样有助于增加观看学生对这项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尝试性,不断提升课堂氛围。
        第三,个性化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尽相同,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是面向全体的,很容易会用统一的目标去要求大家,这样就会导致有一些体质较差的学生达不到标准而产生消极的情绪,降低自信心。所以,教师在进行花样跳绳教学时候要能够考虑到这一点,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去作为评价的标准。只要学生的表现优于之前的自己,教师就不应该吝啬自己的夸奖。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进行思考才能够有效的去优化自己的教学,从而真正的做到个性化教学、高效教学。

        综上所述,花样跳绳是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身体协调能力、跳跃能力以及培养情操的一项特色活动,并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支持。但鉴于目前小学体育花样跳绳的现状,体育教师们肩负着重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到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应遵循以学生为主的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锻炼学生花样跳绳技术水平,提高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述梅.体育教学中花样跳绳训练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19(08):85.
[2] 陈国光.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训练思考[J].体育风尚,2018(09)
[3] 沈丹艳.探析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 (22):65+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