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本俊
金河镇十里村中学 云南省 红河州 661505
摘要:初中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心灵上的成长,还需要身体上的成长,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体育意识,可以帮助学生适应体育课堂,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体育,怎样才能找到体育的精髓,促使学生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体。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日常活动、课堂活动、实践活动来实现对学生的培育。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体育意识
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希望将学生视作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知道怎样在体育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完成自己对体育的探索,帮助学生了解体育学习的意义,促使学生完成体育实践。教师关注学生的日常运动活动,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指导,能够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科学锻炼;教师关注学生的课堂活动,能够刺激学生动脑思考,让学生找出运动的技巧,避免学生盲目学习,造成运动上的失误;教师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了解参与体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在实践活动中发现更好的自己,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并且养成主动参与的好习惯。
一、关注学生的日常活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体育意识,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日常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笔者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缺乏安全意识。为了加强对学生的运动管理,让学生形成安全意识,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播了安全知识。首先让学生能够做到服饰整洁,不佩戴尖锐装饰品,接着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体育锻炼,避免超出教师的视野范围,选择不安全的场地。在此基础上,笔者重点向学生讲解了骨骼、肌肉和关节是如何让人运动的,使学生能够养成健康的锻炼习惯,懂得保护自的骨骼、肌肉和关节。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意识到体育锻炼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形成了安全意识。笔者还针对学生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意外事故的地方,进行了指导,向学生传输了急救知识,使学生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保持冷静。学生学习了处理意外事故的知识后,不再畏惧运动锻炼,做到了胸有成竹。
二、关注学生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动脑意识
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体育意识,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脑意识。在学习“立定跳远”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点,在教学中为学生讲解了立定跳远的内容,让学生两臂用力向上摆,在起跳的时候用力蹬伸,保持小腿前伸的状态,到落地缓冲。在组织学生练习的时候,笔者让学生思考问题:你在立定跳远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你认为可以怎么解决?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动脑,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学生带着问题,开始了立定跳远的练习,熟悉了立定跳远的动作。学生还将自己在立定跳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笔者展开了讨论,找出了问题解决的办法,获得了立定跳远的信心。
三、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体育意识,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笔者在组织学生运球上篮的时候,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行进间运球上篮的动作,能够保持起步点与连贯动作协调一致,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参与行进间运球上篮的实践。学生在小组内,与小组成员合作,进行了动作练习,熟悉了迈大步接球,跨小步用力跳,借助手指手腕用力来上篮。学生对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组员进行了讨论,找出了适宜小组合作的实践方法。学生还重点体验了双手投掷的动作,双手持球直臂后引,让球做抛物线运动,感受上篮成功的乐趣。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行进间运球上篮的技术,发现了运动的自信心,能够自主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绽放自己的光彩。
总之,本文通过关注学生的日常活动、关注学生的课堂活动、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动脑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体育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再认为体育是无意义的学习,而是转变了自己对待体育的态度,成了体育发展的支持者和实践者,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学生在日常运动活动中,了解了怎样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树立了安全意识,懂得了遇到安全问题的时候应该如何解决,如何向他人求救和给他人施救,丰富了自己对体育安全的认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对体育学习的技巧进行了理解,知道了参与体育活动的时候不能想当然,而是要根据体育的要求来完成,做到有技巧地学习;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自己掌握的体育技巧进行了应用,挖掘了自己在运动方面的潜力,实现了自我的突破。
参考文献:
[1]何远威.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初步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219.
[2]王海东. 加强初中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