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
利辛县第二中学 2367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需要中学地理教师要有新的教学理念,以适应现代的教学要求。本人认为:灵活运用情景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 情境教学 创设情境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全球意识,及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我们有必要积极探索更好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地理教学要求,让学生乐于学习地理。我认为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不错的教学尝试。
何为情景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那么,如何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我认为关键是创设情境。下面就结合本人地理教学过程中对情境教学法应用的体会,谈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与新课的导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好的导入方法会使学生的精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并认真听课,也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创设合适的导入情境,引导他们自主探究。
(一)由生活常识导入新课。
如:在讲解八年级地理《和睦的民族大家庭》时,问: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人口最多是哪个民族?你知道的民族有哪些?各民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引入学习。这些问题中有些是学生已经知道的,有些是不知道的,由已知过渡到未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分析归纳。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先前所形成的知识,感受知识就在身边。
(二)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例如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下册《世界第一大洲》中的“亚洲的地形”时,提问:1、陆地地形可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这部分知识为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内容)2、读图观察亚洲的地形类型有哪几种?亚洲的地形有哪些基本特征?所提问题环环相扣,逻辑性强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三)通过歌曲导入新课。
利用学生熟知喜闻乐见的歌曲导入新课,能渗透人的灵魂,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通过欣赏歌曲,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识不到是在上课,从而在潜移默化后受到教育,获得知识。如讲授《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时,播放歌曲《黄土高坡》在优美高亢的歌曲中进入新课学习。
二、、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中学生好奇心强,富有新鲜感,求知欲高,课堂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师要从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等获取信息,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富有情趣,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一)、引入社会时事、热点,激起学习兴趣
例如讲到七年级下册探究课《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时,可以通过播放叙利亚局势动荡的新闻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及听解说更直观的了解中东冲突不断的原因及战争带来的灾难。再结合课本海湾战争爆发的背景进一步解释中东冲突不断的原因。让学生通过所关心的时事热点所营造的一系列的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的责任感,也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二)、结合历史典故或古诗词等形式,激起学习兴趣
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我在讲解《气候的基本特征》这一节时,可先讲《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又是一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求佛得来的风和雨,而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就更高涨了。并且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三)、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切近生活的情景
地理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最终要服务于生活。新课标教学理念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教学应该走向生活,地理教学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重视对身边熟悉的地理事物使学生的学习贴近生活实际,融入课堂学习。如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与生活》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描述当天的天气状况和近期的天气变化引出描述天气的语言:阴晴、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等。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来描述近一周内的天气变化及对自生活带来的影响。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就是地理,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学习地理处处有用,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地理产生好感。
三、创设探究情境,开发学生的潜能
在不同的情境中,人的思维活跃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特殊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敏捷,迸出创新的火花。七年的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还比较差,创新思维的潜能有待开发。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于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更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讲七年级下《欧洲西部》时,可以打破书本原有的顺序先用ppt播放欧洲西部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通过讲旅游签证使学生产生疑问,自然过渡到“走向联合的欧洲”,再通过设问:旅游过程中可能吃的美食到出“气候与农业”。环环相扣的探究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去发现我们身边的教育资源,努力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且又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在地理教学中恰当运用情景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使每个学生都能从地理课堂学习中有所收货。
参考文献:
1.王树声 中学地理教材教法 1995年2月
2.袁书琪. 地理教育学. 福州教育出版社, 1995
3.论在新课程改革中实现教师的自身发展.教育评论[J],2002,
4.王民. 地理新课程教学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