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中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优化助力高中生英语学习趣味性的提高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4期   作者:王飞燕
[导读] 英语教学设计在学生日常英语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王飞燕
        辽宁省凤城市第二中学   118100
        摘要:英语教学设计在学生日常英语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而言教师更应该借助现代教学设计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英语教学方法,提升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基于此,本文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现代教学设计优化与应用角度出发,结合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就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好处和如何有效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教学设计;高中英语;教学应用与分析
1以教学活动优化设计提升高中英语堂教学趣味性的意义
        趣味性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利用这些多元的形式进行英语教学,能改变原来单一、枯燥的学习模式,让原来灌输式的英语教学模式得到创新。而要想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必然需要进行教学活动的优化设计,因为只有有了丰富的教学形式,学生们对英语的好奇心才会得到提升。而一旦有了兴趣作为基础,高中生会对知识内容便会充满想象,当大家开始去思考和想象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一堂英语教学课正在慢慢的走向成功,这显然是一堂高质量课堂教学的缩影。总之,通过教学活动的优化设计,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听力学习、阅读学习的兴趣同样也会被激发。综合来看,教学设计优化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到高中英语的魅力,改善自身的学习效果,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2以教学优化设计提升高中英语学习趣味性的主要策略
2.1构建英语交际情境,尊重学生主体
        要构建英语听说情境,创造更多关于听力材料的历史、文化、趣闻故事等方面的课堂情景,并通过录像、图画、动作等形象多变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现代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要求,老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明确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老师往往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计手段,进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设定,让学生置身于语境中,进而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具体到一个细节和场景,结合互联网多媒体视频,引导大家融入该情境中去进行英语的学习和氛围的体验,例如,在进行第一话题I love collecting stamps不单是谈论有关集邮方面的爱好,还有听音乐、做运动等。这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老师可以以课文教学的内容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课程内容和知识语法的教学。

如此一来,不仅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见识,也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置身于该课文所描述的场景中去,让学生真正的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2.2以角色扮演教学丰富课堂内容
        上每一篇课文其实都有涉及到对话和交流,那么这就为学生进行现场情景演示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比如,老师能通过创设出操场、教室、办公室等听力训练地点让学生进行英语对话模拟,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学生对于看表演是极为有兴趣的,因此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场景下进行对话,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还能增加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大家在相对美好的学习氛围中去感悟高中英语的美好,感受知识带来的快乐。最终,这些都会转化为提升学习成绩和老师教学效率的有利因素。
2.3营造轻松活泼的互动教学环境与氛围
        新课标下的教师究竟应该在课堂上扮演怎样的角色,这无疑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说不是问题,因为身为教师,对此有最基本最真实的认识;说是问题,则是很多教师其实对自己的课堂角色并不清楚,而因后者而致的课堂失位就不足为怪了。应该说,新课标下的教师角色和传统的教师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老师应注重沟通和互动的平等性。为此要营造更多有趣的教学环境,例如在课堂上多引导学生看关于听力材料的历史、文化、趣闻故事等。这样不但可以激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进行听力教学,通过录像、图画、动作等形象多变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具体到一个细节和场景,结合互联网多媒体视频,引导大家融入该情境中去进行英语的学习和氛围的体验
3结束语
        教学设计与优化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而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努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不断寻找不足,争取最大限度地通过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对高中英语学习的兴趣,探索新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并根据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规划进行实时的改正和调整,让学生乐在其中,学有所得。本文分析了教学设计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好处,研究了如何利用教学设计促进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策略和方法,希望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恺.教育信息管理理论与模型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56-77.
        [2] 刘群英.教学设计教育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109-120.
        [3] 解继丽.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学改革的保障体系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98-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