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建成
湖南省宁远县第三中学 425600
摘要:目前在经济发展已经达到稳定的阶段,人们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就有所提高。所以在全民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情况下,要加强对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从而要实施高中体育教a学的新课程标准,并推动这项课程不断改进与发展,以更好的形式适应高中学生的生活节奏。基于此,对高中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引言
高中正是学生身体发育和“三观”形成的黄金阶段,为了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发展,教师必须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一、高中体育教学目前问题
(一)教学模式不够先进
为了学生的安全,许多学校把学生的安全放在了教学工作上,高度重视。体育课作为一门存在风险性的运动,就受到了诸多的限制,甚至为了杜绝危险而尽量少上体育课,即使上了体育课也不敢进行创新,都是一些传统的教学课程,比如篮球,慢跑等等,传统的教学模式稍显落后,内容没有和时代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也因为活动形式的单一限制了学生的体育思维。学生压力在进入高中阶段后达到最大,许多学生为了学习,一天到晚都在座位上,缺乏锻炼,身体素质差,大多数学生心理压力大,无处发泄。学校体育缺乏个性化教学,所有学生都被采用同一个模式进行训练,学生的个性化就得不到充分体现。
(二)教师的个人教学素质较低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综合性的科学教学思维,以做到对学生身心健康的科学培养。此外,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人本理念等教学能力,都能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形成深刻的影响。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关注明显缺失,也未能在训练中坚持以人为本、寓教于乐,甚至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隔阂,造成教学困难。
(三)对于课程的不重视
在高中课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很多文化课的任课教师会私自对体育课进行占用,从而导致学生得不到锻炼机会,无法完成相应的素质训练要求。这就导致了身体素质下降,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身体问题,对学生的成长不利。
二、促进高中体育教学创新发展的思路
(一)分层教学借用微课
学生生活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性格,不同的生活环境,导致学生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高中体育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面的差异,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以正确的认知去接触学生,以因材施教作为基本的教学原则。学生的身体状况不一样,有强有弱,心理状态也不一样,有的大胆,有的胆小,有外向,也有内向,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体育水平的学生用不同教学方式开展分层教学,争取让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到上体育课的快乐。微课是目前能够完成分层教学最好的办法。举个篮球教学的例子,基础较差的学生完全不可能在短期内掌握运球技术,可以把这类学生分为一个小组,让他们在网络上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情况收集相关的篮球微课,观看比如NBA,CBA等球星的精彩进球视频分析,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比如三步上篮,运球快跑,中线运球,跳投等等,通过小组的合作,感觉什么有趣我练习什么,让自身的潜力得到挖掘,同时让篮球水平得到提升。
(二)转变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素质
在传统的教育中,学校不重视体育课程,投入的教育资源不足,导致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益不高。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体育课经常被其他课程占用,而且教师自身不重视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不安排体育活动,导致大部分学生选择回到教室学习,以至于无法体现体育课原本的意义。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改革体育课程:第一,学校要意识到体育课程的价值。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但身体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良好的体育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体魄,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第二,体育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总是让学生自由活动,而要合理安排训练,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放松身心,强健体魄。
(三)要加强对体育方面的重视
改变各学校领导对于体育课程的看法,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意识的传播,使学校在经济建设与意识态度方面对体育教学做到支持的效果。例如可以通过对于体育课程的增加或者规定学生具体的运动时间等方式,来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课程实施的保证作用。同时在经济方面也可以购买各种体育器材和招聘优秀的体育教师进行投入,因此就可以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增加体育教学的时间和课时
在高中体育运动教学过程中,高一、高二年级阶段需增加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课时;鼓励学生在高三阶段进行自主运动是相对可行的教学策略。学校和教师需要酌情商议增加学生的体育运动时间,并明确体育教学的主题,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得以有效培养。
结束语
我们只有对现状进行改变,在现在基础上加以对新课程的改进与提升,优化各种教学水平和技术,才能不断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提升,提高整体教师团队的素质,才能使体育教师对于自己的课程更加负责,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下体育课程的标准实施。
参考文献
[1]宋彦河.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研究[J].新课程(下),2019(12):224.
[2]杨兴宏.浅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9(12):326.
[3]张琳军.高中体育创新教学模式浅析[J].新课程(下),2019(1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