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4期   作者:杨龙
[导读] 钢琴的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杨龙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小学    山东   264006
        摘要:钢琴的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还能培养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但针对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而言,音乐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做好对钢琴即兴伴奏的有效应用,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应用

引言
        在小学音乐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钢琴即兴伴奏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音乐教学氛围中,增强学生自身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但同时,音乐教师要正确认识到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形式,不可以过度的依赖于这种教学形式。而是,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不断的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为学生创造良好教学环境
        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水平,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而恰当的钢琴即兴伴奏则能够更好的塑造音乐作品形象,利用悠扬的音符抓住学生内心的情感,从而将整首歌曲的情绪和风格都完美的表达出来,这样能够增加歌曲的音乐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培养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
        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的局限在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中,还要在教学互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主要是因为音乐艺术对学生想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钢琴即兴伴奏的应用,则能有效的改变音乐教学的单调性和枯燥性,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能够在歌曲的感知理解中锻炼自身的想象能力,体会到歌曲中的悲欢离别,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三)挖掘学生自身的审美潜质
        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如果缺少音乐伴奏的衬托,会使得正堂教学活动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而在恰当的教学时机,融入即兴伴奏能衬托出歌曲中蕴含情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促使其更好的投入到歌曲内容的学习中。小学音乐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基础知识灌输,其属于美学教育。教师利用钢琴即兴伴奏,就是利用音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良好的预示作用,引导学生融入进行音乐乐曲中。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当听到优美旋律时,其内心情感会受到巨大的情感冲击,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形象感知能力。
二、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钢琴即兴伴奏在抒情歌曲中的应用
        抒情歌曲的曲调优美,情感表现较为细腻,具有较强的感染能力,很容易抓住人心。但只是依靠简单的旋律是无法完全的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意境,而伴奏在抒情歌曲中的应用,则可以对歌曲的内涵进行深化,充分突出歌曲的主题。

钢琴是具有“乐器之王”的称谓,其整体的曲调优美且表现力丰富,对歌曲整体主旋律的表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教材中含有诸多浅显易懂的抒情歌曲,但由于小学生对音乐歌曲不够熟悉,且尚处于初级入门阶段。所以,在学习音乐歌曲的过程中,无法全面掌握曲目的旋律和节奏。而教师利用钢琴即兴伴奏能够对乐曲里节奏进行反复的弹奏,再通过旋律伴奏,帮助学生找出歌曲中的重点内容。同时,抒情类的歌曲,其整体的旋律重在抒情、优美、感人,这就表明了钢琴伴奏不需要很强的和声力度,教师可以在运用正和弦的基础上,对大调和小调的交替手法进行应用,丰富歌曲曲调的整个旋律,主体方面则常用缓慢柔和、和声稳定的柱式和弦。但部分抒情歌曲还具有欢快活泼的乐句,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具体教学问题做到具体分析。
        例如,教师在讲解《小螺号》这首歌曲时,由于其整首歌曲都是欢快与抒情相结合的儿童歌曲,整体是以欢快居多,整首曲调之间夹带着抒情风格。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弹奏歌曲多是以八分音符为伴奏的低音,充分的体现出活泼欢快的感情。而在歌曲的抒情部分则可以采用半分解或者琶音的方式,就可以充分的突出歌曲的整体主题。
        (二)钢琴即兴伴奏在欢快歌曲中的应用
        相较于抒情歌曲而言,欢快歌曲的整体节奏会更加的轻快,能够体现出欢快的歌曲氛围。两种类型歌曲的对比十分明显,且欢快歌曲的整体旋律较为轻快。所以,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这种欢快歌曲是受到师生的广泛喜欢,经常会将其用作课堂教学中的曲目欣赏。针对这类歌曲进行欣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特定的歌曲节奏伴奏,增强曲目整体的节奏感,促使其旋律节奏更加的鲜明。因此,在小学音乐学科知识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感兴趣的歌曲曲目进行改编,形成适合钢琴弹奏的曲调,通过边弹奏歌曲边唱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到音乐歌曲的魅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
        例如,教师在讲解《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利用钢琴即兴伴奏方式,表达出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清脆和悦耳,弹奏出短促的歌曲音调,并通过即兴伴奏的方式,为小学生营造出“洋娃娃和小熊在树林中愉快玩耍和跳舞的情境”。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小学生想象着小熊是如何跳舞的。随后,教师再通过即兴伴奏方式为学生的想象烘托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学生在感受到音乐歌曲知识学习乐趣的同时,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内容理解。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教师利用钢琴即兴伴奏不仅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还能培养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深入发掘学生的审美潜质。基于此,音乐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合理引入钢琴即兴伴奏,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石静.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9(56):223-223.
[2]杨东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的应用研究[J].知识经济,2019(13):147-147+149.
[3]张慧.浅谈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编配[J].中国文艺家,2018,000(007):P.203-203.
[4]和顺英.浅谈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赢未来,2018(001):P.057-057.
[5]黎志华,占晶晶.浅谈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J].教师,2016(026):060-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