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琤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七彩云南小学 650500
摘要:在小学进行美术课程的教学,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丰富的想象力,从而让学生通过自我思考、联想与想象等活动,不断提高自身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素养,使学生在教育中不仅仅只是参与知识方面的学习,还能提高其艺术思维和艺术境界,将学生养成全面发展型人才,符合当今时代对全面发展素质人才的需求。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劳动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实现自身价值发展社会、建设社会。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并为迎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形势,不断革新人才培养的策略和模式,以培养出时代需求的全方面发展型人才。小学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时期,关注小学教学,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模式,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其他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再加上小学生本身处于一个身心尚未成熟,对世界了解甚少的时期,无论是思想和行为,都非常容易受到影响,这说明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其他方面的培养,大有裨益。为促进我国人民的全方面素质发展,摒弃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一改传统教学方式中应试教育的思想,让学生在教育中更多的参与到艺术和其他方面的培养之中,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在小学中,进行美术课程的教学,是激发学生艺术思维的有效活动之一,重视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运用美术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开发,从而让学生形成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并让学生运用美术核心素养去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思想境界,运用独特的审美观去创造新型事物,培养成为新型人才。
一、美术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引起的思想碰撞,能够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并形成一定的思想理念和审美标准,以研究目前世界相对应的事物。在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成为美术教师教学有效性的检验标准。在美术课堂中,美术的核心素养包括对图像、文字的识别能力,对摸索作品的表现、审美、创作、判断和实践等能力,是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和美术创作方法的同时,能够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和意识去了解美术作品、创作美术作品,并将情绪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融入到美术创作和审美之中,最终要所教学的学生拥有对艺术作品认识美、欣赏美、感受美的个人意识和能力[1]。这就要求在当今时代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课堂的教学时,不但要教学生相关的美术、绘画技巧和知识,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艺术作品,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审美能力,为学生以后创作艺术作品奠定基础。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措施
(一)运用互联网技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科技发展的时代,也是人们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形势下进行小学美术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及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使其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养成[2]。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习到美术的技巧和相关知识,还需要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全身心的调动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通过丰富学生多个感官和角度上的美术感受,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艺术的感受中去,从而促进学生对艺术的全方面理解。由于我国还处在发展中国家,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因此在很多地方的小学美术教育中,就是很难让学生见到著名的美术作品,这就需要运用到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3]。例如,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著名艺术作品,并分析这一些技术作品中的意义,激起学生对艺术的敏感度,可以运用互联网等多媒体技术在大数据中寻找一些著名艺术作品的图片。比如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等,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使用AR技术中的AR眼镜,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对作品的欣赏之中,并让学生通过观察艺术作品,分析作品中的一些绘画手法以及自身观赏作品之后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著名画作来引发自身的思考,培养核心素养,使学生在以后的艺术作品欣赏中也能够利用这一些素养的基础,去判断作品的艺术价值
(二)加强实践,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进行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中,通过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感受艺术的创作过程,使学生在实现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充分思考。最终使学生能在艺术的创作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反思、创作提升自我,升华自身的思想境界,深入的了解美术的意义,认识到艺术的真正内涵。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学的美术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以对生活的思考为主题,让学生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思考与生活相关的一些哲理,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方式,去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展现在观赏者面前,完成艺术创作,从而使作品更有价值,更有深度。运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具有创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中能够发挥自身的能力[4]。
三、结束语
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模式,使教育面向于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实用性人才,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通过核心素养的强化提升自身的能力,迎合社会的需求。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教育阶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进行人才的培养,能让学生养成独特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从而使小学美术的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卓金镇. 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艺术评鉴, 2020, 000(003):P.143-144.
[2]闫军贤. 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 2020, 000(003):23.
[3]逯敏. 浅谈美术核心素养下学生图像思维的培养策略[J]. 小学教学参考, 2020, 000(012):33-34.
[4]彭军军.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高年级版画教学的研究与策略[J]. 少儿美术, 2020, 000(001):P.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