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芳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远望小学
摘要:色彩的有效运用,是美术学科绘画创作过程中的关键性步骤,色彩的对比与色调关系的衬托,能够使观赏者通过对于绘画作品的观赏,一目了然地体会到绘画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在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基于引导学生对色彩产生初步认识的美术教学基础,之后组织学生利用“自主着色”的方式为黑白画稿进行上色,最后利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以色彩为主的绘画创作。通过这样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逐渐地掌握了色彩的运用能力,并能够合理运用色彩,准确表达自身内在的思想以及情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广大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并希望籍以此文,进一步促进小学美术教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色彩;小学美术;绘画教学
前言: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色彩的合理运用能够更好地提升美术教学效率,促使学生通过对于色彩的把握,有效发展自身的美育修养。学生对于色彩往往具有自身独到的见解,美术教师应当基于学生对于色彩的理解,有效发挥学生的艺术潜能,在相应的美术课程色彩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色块、色调的语言,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本文结合具体的小学美术课程色彩应用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探究,期望探寻出一条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路径,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美育素养发展。
一、引导学生对色彩产生初步认识
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起始阶段,我们首先利用“美术色谱图”(见图1)的展示过程,引导学生们了解各种色彩在“美术色谱图”之中的位置,为学生有效建立对于色调对比、色差、色彩明暗变化等色彩知识的初步了解【1】。在帮助学生有效了解“美术色谱图”的基础上,我们还引导学生利用水彩笔进行相应的“美术色谱图”绘制,促进学生通过这样的色彩运用基础练习过程,能够对于美术绘画领域的常见色彩,产生一定的运用经验。与此同时,我们还基于美术教育与情感教育的融合,通过师生互动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自身对于色彩的情感理解,如红色象征着热情、黑色象征着凝重等等,促使不同的学生积极表达自身对于色彩的感性认知,从而更好地为全体学生建立了个性化的色彩认知观念。

图1
二、组织学生利用“自主着色”的方式为黑白画稿进行上色
在学生通过色彩基础的学习对于色彩的应用具有了一定的见解之后,我们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黑白画稿,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利用水彩笔进行对于这些黑白画稿的自主着色,从而在学生的作色过程后,创作出了具有不同色彩搭配的彩色美术图画【2】。
例如我们曾为学生们提供了一副以“太阳和山峰”为主题的黑白画稿(见图2),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去想象这幅画稿到底是“日落西山”还是“日出群山”,如果是“日落西山”的话,太阳与群山及天空的色彩应当如何选择才能体现出“日落西山”的特点;如果是“日出群山”的话,那么又应该利用怎样的色彩搭配体现出日出的温暖呢?学生经过反复思索,最终完成了各具特点的自主着色任务,如典型的“日落西山”作品见图3、典型的“日出群山”作品见图4。

三、利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以色彩为主的绘画创作
在学生通过一定的美术色彩训练之后,已经能够有效地运用色彩表达绘画作品的主题思想了。我们则引导学生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以色彩为主的绘画创作。由小组中的部分学生负责打出合作绘画作品的黑白线条底稿,由另一些学生分工合作相应的色彩填涂,并在大家的讨论过程中,来确定绘画作品的表现内容、黑白线条底稿的结构与布局、色彩创作的具体色风、色调等关键细节【3】。在学生们展开合作创作的同时,我作为教师走入各小组学生身边,利用近距离指导的方式,引导各小组学生能够通过色彩绘画的合作学习过程,更好地表现出当代小学生的童真、童趣与积极进取的朝气。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教师指导过程,使我们的学生在整体性地提升色彩运用能力基础上,有效地交流了彼此对于色彩的理解,从而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色彩绘画作品。这样的合作绘画创作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小组的色彩绘画创作效率,而且还是学生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通过交流协商的过程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相互促进地掌握了色彩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课程色彩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应当设法引导学生将自身对于色彩的独到见解,利用美术绘画创作的语言进行充分表达。我们基于引导学生对于色彩初步产生认识的教学基础,引导学生对于黑白画稿进行自主着色,并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框架下进行以色彩为主的合作绘画创作。通过这样的美术色彩教学的有效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色彩表达自身艺术情感,从而切实促进了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效性提升。
参考文献:
[1]潘燕飞.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15:179.
[2]黄月青.让学生在色彩的国度穿梭——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146.
[3]顾瑶.注重色彩教学,打造小学美术缤纷课堂[J].《内蒙古教育》,202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