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初中美术兴趣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4期   作者:伍家林
[导读] 美术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也是重要的载体,
        伍家林
        四川省泸州市泸州天立学校   646000
        摘要:美术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也是重要的载体,其运用美术形式传递的情感表达能够让学生感同身受,随着现在趣味化教学的发展,图像作为趣味化技术中一种有效形象的信息载体。非常广泛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因此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了解,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的熟悉图像在美术教材中的运用,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兴趣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深厚文化内涵的培养,本文主要从提高初中学生趣味教学的策略做出以下的浅析。
关键词:初中美术;趣味化交流;教学实践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美术课堂的趣味探索,可以广泛的把文化资源参与美术传承当中,并为美术传承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趣味化的美术教育教学目标中,美术课程的设计,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解决实际性的审美问题,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探索美术活动,用美术活动中的图像切实的感受到美术的魅力。随着新课标的逐渐改变,趣味性的教学模式也渐渐变得成熟,一步一步地融入了美术的教学课堂,图像趣味化在美术中的运用显得更加的真实有趣,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轻松活泼。
        一、塑造信息化课堂,增加初中美术学习乐趣
        初中阶段处于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基本动力的一个关键阶段,因此,应该充分的发挥,美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独特的魅力作用,使得课程内容与初中不同阶段的学生在情感认知上达成共识,从而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设置生活情境,使得学生们感同身受,更加能够感受到美术在其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因为美术的课程,大多数都建立在抽象的符号之上,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通过投影看到各种各样符号在美术中的运用,通过生动形象的实际触摸和真实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去感受美术符号在美术中的具体运用。[1]发散同学们的思维,培养学生们在形象想象上的能力,提高学生在趣味化技术下的综合思维水平,使得趣味化与抽象性思维性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学习技术将改变学生在课堂上只能通过黑板听老师单纯的讲课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美术课堂氛围,弥补课本中图像和文字表达的局限性,由抽象变为直观,把被动变为主动,激发学生在图像方面的求知欲望,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信息化技术是当今世界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技术,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灵活运用,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将会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使兴趣转化为对美术课程持久的认可态度,使得课程内容与生活的经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将美术知识转化为实践技巧。
        二、适时创新讲述,激发初中美术学习兴趣
        创新型的美术教学是现代化教学中一个必要的手段,怎样才能灵活的发挥它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应该做到以下的三点原则,在课堂时,通过导入多媒体技术引发教学中的知识点去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2]比如,在人美版初中美术《向日葵》教学中,教师通过非常有趣的绘画图案和多媒体展示赏析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地引导学生对教学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欣赏和赏析,从而引发学生对从不同角度鉴赏、认识、学习美术作品的兴趣。

在学生想象困难时进行相关的展示,人美版初中美术主题与背景中,每一个主题的讲解都离不开绘画的诊室和背景的呈现,可以提高适当的背景去烘托知识内容的主体作用,教师还可以通过创新型的美术课件讲解,在绘画作品的主次层次上编上序号,为学生意义进行展示,通过比较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主题与背景,在绘画作品中所出现的重要作用。创新型课堂的讲述和应用,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用生动具体的图像去重新感知美术,更能帮助学生在观察美术知识的同时,学生美术的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给,在学生对课程困惑时进行点拨指导,在学生想象力产生阻碍,是进行充分的形象展示,僵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使得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出现,适合其学习到学习情景,对课堂起到画龙点睛的美术教学作用。
        三、引出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美术学习乐趣
        教师在课间展示的石膏几何体并不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但如果根据教学重点将所有优秀的几何素描作品一一的排列展示出来,引导学生仔细的观察,寻找物体,就会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人美版初中美术《生活与设计》教学中,通过重点信息讲解的方法,将生活事物与美术创作关联起来,通过现场的演示和视频,能够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印象和对美术探究起源的欲望。在光照作用下,你按所产生的不同特点和规律,然后再对素描作品进行绘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明确了明暗关系,在绘画中的作用,真要使绘画作品共同具有感染力,课件还可以阐明其中的知识点,为同学们化解其中的绘画难点。[3]使得学生在创造过程中具有明确的定力和准确的绘画规律。在课堂结尾处为学生进行思维性的拓展,美术教学中离不开学生的实际操作以及绘画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将课堂的重点内容与学生练习的绘画作品进行密切的联合,比如,在进行人美版《校园的艺术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办理大型手抄报的活动主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手抄报的中间画上一片蓝色的大海,并将蓝色的海洋作为手抄报的主题,同时,再采取“小火车接龙”的形式,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通过自己的思维对《校园的艺术节》场景进行绘制,有的学生会在手抄报上绘制了歌舞比赛的场景,有的学生则描绘了话剧展演的情境,经过一堂课的绘制,一副承载着全班师生智慧结晶的《校园的艺术节》就出来了,通过这样的绘画方式,去提高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将教学重点与学生兴趣相融合的美术课堂能够更加快速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四、结论
趣味性的美术不仅能够收到形象地让学生了解美术具体的形象展示,并且可以通过课外知识的补充和培养,去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眼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对生活中的美术艺术性的表达,并能够使得学生深深地根植在美术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美术世界中,通过趣味化的传播和引导,可以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趣味化的教学,对初中美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建兵.探讨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考试周刊,2019(08):172.
        [2]傅连玉.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8(43):174.
        [3]张春达.浅谈如何进行初中美术兴趣教学[J].学周刊,2015(15):216.
        [4]王玉川.初中美术对学生进行兴趣教学的措施分析[J].神州,2013(36):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