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梁晓燕
[导读] 高中阶段的语文作文学习,相较于其他教学阶段有所不同。
        梁晓燕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 675000
        摘要:高中阶段的语文作文学习,相较于其他教学阶段有所不同。其教学的题材、方式、内容等都进入了新的层次,更为复杂,要求也更高。加之作文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考查,导致学生对作文学习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不高。为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改变目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高中语文教师就必须有效把握该阶段语文作文教学的特点,立足教学问题,探析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语文作文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考的重点考察内容,在高中语文试卷中分值占比较大。由于高中学习层次的深入,高中语文作文要求更高、更复杂,这呼吁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把握高中学段作文教学特点,以积极的姿态审视目前高中语文作文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采取有效对策,提高语文作文的教学有效性。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析
1、过分重视写作训练,忽略学生思维提升
由于作文在高中语文试卷中的占比较大,大部分语文教师为让学生抓住这一
分数,会采取“题海战术”式训练方法,注重突出对学生写作模式的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肌肉记忆”,迅速适应写作考试需要。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语文教师要求学生“龙头”、“凤尾”,多用仿写、多用艺术语句。这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完全迎合教师的要求,无法跳出固定的思维圈,写出来的作文“为赋新词强说愁”,缺乏真意、缺乏新意。
   且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写作思维训练,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没有真正唤醒学生的写作参与积极性,没有遵从学生的写作需要。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完全按部就班、生搬硬套,写出来的文章缺乏逻辑性、情感性。
2、传统教法深刻影响,作文教学缺乏创新
受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影响,语文教师开展写作教学的方式就是单一的“练
习+点评”。这样的教学模式虽能够满足作文练习的需要,但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语文参与积极性。学生无法感受到作文的趣味,无法感受到作文的魅力,写作活动成为了“僵硬”的附和活动。
        加之,大部分语文教师没有找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读写结合的落实较为薄弱。学生无法从优秀的阅读文本中汲取新的思路,学习新的写作框架、写作方法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写作技能发展,也导致写作教学十分单一。
3、缺乏有效作文点评,作文信息反馈空缺
目前的高中语文作文存在极为严重的问题,便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后,并没有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有效的点评。导致学生的写作活动,练完就算。
这样的写作教学现状,导致教师无法及时从学生的作文中获取反馈信息,下
次的作文教学没有针对点,也无法有效的发现学生在写作时存在的问题,导致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不高。
        二、高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的对策探析
        为解决目前高中语文作文课堂存在的上述教学问题,提高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可以从如下结构角度入手,针对性解决问题,实现有效教学。
        1、转化观念,作文训练与思维培养并重
        随着国家教育制度和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学科不再是单一的文化学科,教学重点由过去的知识传递转移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上。教师应当遵循这一教学指令,深化教学认识,将其具体到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扭转当下作文教学存在的错误观念。
        教师应当转变认识,要将语文作文训练与思维培养放置在同等位置。认识到学生思维发展对学生作文学习的重要性,既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独立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又要进行必要的作文练习,提高学生对文字应用的敏感度。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自我独立思考中真正走近作文世界,品味作文学习的快乐。


        2、创新教法,实现新式作文教学的实施
(1)构建作文教学情境:为让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具有真情实感,充满创新
色彩,充满艺术魅力。在开展作文训练时,教师可以适当的融入情境教学法,创设动态、多样、多元的作文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虚构”的情境中最直接的对接文字,从而利用文字更好的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思。
    如在进行“我的家乡”主题写作时,学生们自己独立的思考我的家乡,或许会感觉切入点不多,出现“无话可写”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家乡情境,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的结合,为学生直观地展示家乡的变化。在学生情境感受、情境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循序能够找到写作切入点,自然能够在后续写出带有独立色彩、创新色彩、情感色彩的文章。
(2)巧妙利用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师落实开展写作教学的另一重
要方式,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读写结合的必要性,从读写结合入手,传递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巩固素材积累,支撑写作活动。
首先,教师要基于阅读文本让学生学习其文章结构、写作方法、作者立意。
如在学习《祝福》时,作者采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将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了开头,设置悬念。在文章中,作者鲁迅多次运用了肖像描写的写作手法,刻画了祥林嫂的变化,一个生动、形象的人物跃然纸上。同时作者以祥林嫂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残酷,立意到了社会上。让文章充满深度、层次。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其写作方法,进行模仿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次,教师要基于阅读文本,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库。可以让学生基于阅读活动,建立摘抄记录本。将阅读文本中的好词佳句进行摘录,这样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也能够支撑学生后续的写作活动。
        3、有效点评,抓住学生作文提供教育点
        教师要注意进行有效的学生作文点评,重视学生作文的完成情况。一方面,对学生作文点评能够让教师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写作时存在的重重问题;另一方面,能够尊重学生的写作付出,给学生写作动力和信心。
        教师在点评学生作文时,要对每一个学生的作文予以评价,抓住学生在写作时的优劣之处,进行针对性的点评,不能出现概括式点评,如不错、很好等,这样无法发挥教师的调动作用,且教师所获取的反馈信息也不够。
        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们机会。让学生们参与到作文点评中,开展匿名点评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站在自我角度认知他人写作时的优与劣,审视自己的写作问题,能够找到自我教育点,更好地认知自我的写作活动,发展自我的写作能力。
        4、开展活动,延伸作文训练与教学舞台
        高中语文教师除了要定期在课堂上开展作文训练外,也要注意延伸拓展课堂,建立新的写作练习舞台
        第一,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写作比赛机会。让学生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写作素养,获得写作成功感;
        第二,教师要布置课后写作练笔活动。可以是日记书写、可以是读后感,观后感的书写等;
        第三,教师要将学生的优秀作文张贴在班级的“优秀墙”上,定期进行学生作文的更换。让学生置身于作文学习的世界,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结束语:
        虽然,目前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学生的有效作文学习以及教师的高效作文教学。但只要教育工作者能够正确认识教学,响应课改要求,基于问题探析对应的解决对策。就能够突破低效作文教学的束缚,进入高效作文教学的殿堂,进而有效提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阮世贵.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语文新读写,2020(01):53-54.
[2]李韬,王蕾.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05):106-106.
[3]贾新华.试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学周刊,2020(12):70-71.
[4]庞运爱.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4):72-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