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建平台 多维促提升 ——区域内小学名班主任队伍建设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4期   作者:安彩华
[导读] 根据成员个人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为名班主任设计出不同的培养方案,

        安彩华
        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 102600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按照《意见》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立足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以全面提升小学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推动大兴区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区教委组建了大兴区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是来自全区各个学校的市级优秀班主任、区级班主任带头人。以“研究、成长、辐射”为宗旨,通过“多层次、多维度、多平台”的思路加大区域内名班主任的培养力度,造就一批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先进的教育理念、厚实的专业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教改研究与教育创新能力的名班主任队伍,带动我区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推动大兴区小学优秀班主任可持续发展。
        一、多层次——尊重个性成长,设计提升方案,为每一位名班主任都精彩
        根据成员个人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为名班主任设计出不同的培养方案,做到让每一位名班主任都精彩绽放。为此,以区级名班主任为“尖端”、区级班主任带头人为“高端”、区级骨干班主任为“中坚”、校级骨干班主任为“基础”的“班主任四级梯队培养计划”应运而生。班主任四级梯队建设“环环相扣、承上启下”,各个层级都建有班主任工作室,如区级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可能又成了协作区班主任工作室的导师。在每位名班主任制定自身成长规划的基础上,工作室指导团队根据每位班主任的“最近发展区”,为成员量身打造发展方案,制定培养目标。通过不同层次的培训学习和展示交流,促进了名班主任的自身发展,名班主任的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得到了最好的发挥。
        二、多维度——突出多点位研究,以研究促成长,为每一位名班主任确立不同的研究主题
        科研是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最有力的平台。在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同时,每个成员都能侧重对自己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研究。
        1.理论学习,提升名班主任综合素养
        聘请市区级专家来工作室开展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讲座,促进成员教科研水平,帮助成员用科研方法突破工作中的难点,并及时做好反思总结;组织成员到上海、杭州等地参加学习培训,丰富大家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根据老师们工作中遇到的普遍问题,聘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活动更有实效。
        2.问题研讨,提升名班主任科研意识
        筛选出实际工作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困惑性的问题,如单亲家庭学生、特殊学生教育问题、网络文化对小学生负面影响等一些问题或个案,结合自己工作体会,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开展研究,共同分析原因,进行问题反思,交流措施,寻求对策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问题研讨,使得名班主任一些理性的教育理论落实到教育实际问题上,又以解决问题获得了进一步的理论支撑,促进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
        3.科研引领,提升名班主任实践智慧
        工作室坚持以“科研领先,以研代培,研训一体”的思路,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有目标,人人有成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着力整合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要素,经历“理论培训—教育实践—自我反思—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梳理提升”全过程,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改进教育行为,提升教育智慧。工作室成员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在专家的引领下,主要以实践为基础,以专题研究为主,以个案研究为辅的方式,探究适合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方法,形成班级管理风格。
        三、多平台——以示范为引领,以交流促提升,为每一位名班主任搭建不同的展示平台
        借助区教委的平台优势,为名主任工作室积极创造机会,促进工作室成员与兄弟区县甚至全国各地优秀德育工作者进行交流互动。
    1.多种途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
        通过与青年班主任结对、为青年班主任上主题教育活动示范课、指导青年班主任做主题班会展示课、为青年班主任做专题讲座,积极参与研讨交流、送教下乡、名班主任论坛等活动,使成员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升,使整个班主任队伍专业化成长更加迅速。这一系列活动激活了成员的思维、增强了研究动力、聚焦了工作特色、调动了发展热情。通过专题讲座、经验介绍、示范课引路、互动论坛等一系列活动,与同行进行交流,使整个班主任队伍专业化成长更加迅速。
        2.多种形式,交流展示提升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成员班主任专业能力,工作室举办“每月议题”,利用每月的最后一个周五进行主题沙龙交流。针对大家在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集中研修,研讨解决策略。或者通过微信群,用视频、微视频进行研讨,一人在群里发问,大家思考回答,及时沟通交流。特别是工作室结合《班主任》杂志“我该怎么办?”栏目,进行专题沙龙,讨论“学生排斥班主任怎么办?”“被家长告状怎么办?”“有的学生抄作业怎么办?”……沙龙活动,促使大家深度参与讨论,一些好的设想也逐步付诸实践,推动了工作室活动的整体进展,体现了班主任教育能力的全面提高。
        3.长效机制,保障名师稳步成长
        工作室认真实施并完善名班主任评选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名班主任的示范辐射作用,为名班主任创造继续发展的动力和空间。坚持竞争择优和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把竞争机制引入名班主任评选、培养、管理等环节,逐步营造优秀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不断促进名班主任的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
        工作室通过“多层次、多维度、多平台”的工作思路让每一位名班主任呈现出不同的研修成果,促进了每一位名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一系列活动激活了成员的思维、增强了研究动力、聚焦了工作特色、调动了发展热情。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兴区教委将继续推动名班主任工作室工作模式的深入研究,将大兴区名班主任工作室品牌化,使之成为一个凝聚区域班主任的合力、发掘班主任的潜力、提升班主任的功力、辐射班主任的威力的一个实战平台、交流平台、展示平台、学习平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