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雷
山东省金乡县第二实验小学 山东济宁 272200
摘 要:中国一直以来都重视下一代的教育,但是课程表通常侧重于教科书中的文化课和知识。一些父母为孩子们开办了很多有趣的课程,但是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忽略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体育的人们越来越多,人们认识到体育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请基于此提出一些修改。
关键词:创新 小学体育 教学方法
一、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1.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落后
在小学课程中,基础体育课程容易被忽视和忽视,因此,在分配内部资金的过程中,有很多情况是大量资金没有投入学校的体育设施。上述建设严重恶化了学校的教育设施。另外,由于学校不重视体育教育,因此学校的体育教师不是很擅长教学生。 在调查大量基础体育课的过程中,大多数学校体育教师可能无法在课堂上教学生体育知识,并且经常在课堂上。在组织学生跑步几圈以进行热身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自己做免费的活动,而无需教授与运动有关的知识。 或者,尽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讲解了相关知识,但尽管从体育学校毕业并了解体育知识,但老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却不高,因此在实际课程中向学生讲解并不是这很无聊,如何教学生常常充满了鸭子。
2.教学水平存在问题
老师经常在小学课程中起指导作用。小学生通常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这并不夸张,因为教室必须提供相关的指导和解释。换句话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最终质量。 但是,在大多数小学,由于缺乏对体育学科的重视,因此教师很少在专门学科上教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另外,由于小学对教育的要求不高,教师素质也不高,因此体育教师在选拔过程中的个人素质往往不太高,因此低层次,低层次的人员进入校园。小学生进入品格形成阶段,由于在此期间很容易模仿周围的人,因此将这种低素质的人力引入学校将对学生的行为和认知能力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3.缺乏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体育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他们可以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形成,而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尤为重要。但是,由于缺乏对学校体育的重视,体育教师的教育评价缺乏十分规范的体系,不可能系统,科学地评价教育,也就不可能对学校的体育进行评价。教育导致具体理解。这在基础体育课中产生了一个主要问题,无法满足体育课学生的需求。
二、创新
1.转变教学理念
学校体育课程受到了很多关注。随着高中和高考体育分数的上升,学生应该充分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该国非常重视体育运动。它不断深入。即使体育课程不被视为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也应在学生自身的发展中强调体育课程,这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学校教师必须改变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足够的体育课程以放松身心。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在体育课堂上课外活动老师常常讲解完理论之后便是自由活动,在自由活动中常常分为两个群体,一个群体是集体进行娱乐体育活动,而另一个群体则是单纯的一个人走走停停坐坐消磨时间。这一群体因为较为害羞,腼腆的性格融入不进集体活动中去。这时候老师应当带领着这部分人群集体组织活动,让他们大胆的放开自我。并在活动积极表扬这类同学,培养他们的自信,让她们有信心加入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体育课的很多教学内容都是要多人配合才能进行的,如接力赛跑、打篮球等,每个学生的表现都影响着最后的结果,体育运动中的合作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就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精神。课上的小组划分,一定要遵循公平客观的原则,一个小组内的几名成员,水平应该是有层次的,各个小组之间的水平应该大致相同。这样才能有利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同时,小组内的成员也能优差互补,共同提高,小组成员的团结合作才能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这样,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就会更加顺利地完成。
2.做好科学统筹及教学备课
为了确保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水平,学校必须提高体育教师的入学条件,保护教师的个人素质,并防止低级和低级教师进入学校。严格执行,避免出现学校血统现象,确保教师队伍的纯正,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防止不良教师对学生的行为和认知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教师必须接受系统的教育,教师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拥有相关的内部学校,以确保教师的教育质量,并确保学生在体育课程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有用知识。运动器材已更换和升级。体育教师和不同学科的教师必须接受相同的教育,学校必须建立相关的科学教育评估体系,并对学校的体育教师进行相关的教育评估。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学生的体育锻炼科学有计划,应定期检查体育老师的课前准备笔记和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许浩.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0):87-88.
[2]蕾.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1):93-94.
[3]张磊.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4,37(2):34-35.
[4]施燕飞.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體育师友,2014,37(1):43-44.
作者简介:刘秋雷,男,1973.9,汉族,一级教师,单位:山东省金乡县第二实验小学